“稳定为先、生态为根、发展为要”阿坝法院全力推进人民法庭规范运行

  
2021-06-09 12:37:30
     

2021年6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在调研四川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座谈会上,副院长陶凯元高度赞同阿坝法院“稳定为先、生态为根、发展为要”的人民法庭工作思路。

2021年4月7日至9日,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在川调研肯定“茂县人民法院凤仪法庭设立心理工作室,在家事审判中开展心理疏导,为当事人化解心结,取得良好效果”。2020年12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王树江院长,对阿坝法院人民法庭工作批示“阿坝法院立足基层社会治理,统筹人民法庭布局,优化人员结构配置,坚强基础设施保障,着力实现‘规范化+实质化’运行工作卓有成效,应予肯定”。



近年来,阿坝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紧扣“稳定、生态、发展”三个关键,在上级法院的悉心指导和关心帮助下,切实把人民法庭规范实质化运行置于推进涉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工作大局中,深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抓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不断丰富“坚守高原公平、维护云端正义”内涵。目前合理设置人民法庭48所,以8个主要方向向辖区内264座寺庙、341所学校、200余个重点工程、所有A级景区提供优质法律服务,逐步实现“一庭一特色”,全面打造基层法治高地。相关工作做法被《人民法院报》《中国妇女报》等媒体报道,茂县凤仪法庭、九寨沟县双河法庭分别荣获“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家事审判工作先进集体”。



稳定为先

稳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繁荣发展的基本前提,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涉藏地区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树立宗教法治化理念

利用法庭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僧尼旁听庭,送法进寺庙。积极推动寺庙积分制管理,在寺庙设置法律服务点,依法规范寺庙、僧人非法放贷和庙宇建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导僧尼、群众与党委政府同心同向。近年来受理寺庙和僧侣直接成为当事人的案件61件,实现从“信庙不信法”到“解决问题用法”的重大转变。

规范习惯指导调解

完成最高法院习惯法适用课题,调研全州1325村1万余条村规民约,在法律框架内规范村规民约适用。积极参与乡镇会议,指导和培训人民调解员开展工作。运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诉前就地化解,将调解工作融入人民法庭审判全过程,最大幅度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案件调解率达66%,人民法庭逐步从“坐堂审案”到“一线调解”转变,有效助力基层“纠纷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搭建院校法治平台

法庭与辖区学校建立联系机制,18名法官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聚焦未成年人辍学问题,有力保障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开展庭审进校园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89次,以“小手牵大手”的方式通过学生将法治理念传递给家长,增强法治教育的辐射力和渗透性。

生态为根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打造“四圈四同”环资审判品牌,把涉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推动可持续发展。

审判机构全覆盖

按照“均衡设立、兼顾重点、全域覆盖”原则,以人民法庭为主设立74个点位覆盖我州所有A级景区及矿山、水电站等重点环资保护点,建立“半小时解决纠纷圈”,实现保护最及时、不缺位。高规格举行九寨、黄龙、米亚罗旅游环保法庭和全国首个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法庭揭牌仪式,加强重点景区和物种保护力度。积极申请设立长征国家公园法庭、若尔盖湿地国家公园法庭,服务“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廊道和高海拔地带重要湿地生态系统。

丰富环资审判职能

制定为生态和旅游示范区建设提供司法服务的意见,全面规划生态环境资源审判从程序到实体,从预防、监督到打击的一体化治理格局,强化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空间的一体化保护。做实“四同时”法治宣传,开展绿色法治服务228次,发放宣传资料11.4万份,提供法律咨询6.71万人次。

打击犯罪与生态修复并重

严守法律底线、生态红线,发挥生态环资审判职能,推行“三合一”审理模式,依法严惩环境资源犯罪行为。联合制定规范补植复绿完善生态修复的实施意见,开创“补植复绿+社区矫正”运行模式,实现社区矫正义务劳动、生态修复常态化等多功能一体效果。

发展为要

落实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工作原则,服务改善民生,把群众的精力汇聚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来。

推进建立现代婚姻家庭制度

制发家事审判工作意见,推动凤仪法庭、双河法庭家事审判品牌化运行。针对涉藏地区“钻帐篷、爬墙墙”陈规陋习,制定单亲母亲工作帮扶方案,“降存量、控增量,彻底防止代际传递”。通过定点帮扶、巡回审判、制作双语动漫等多形式向单亲母亲进行家事法治宣传5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9.43万份。逐步唤醒单亲母亲主体意识,同居关系纠纷、抚养费纠纷案件明显增长。今年1-5月,受理涉单亲母亲家庭维权案件12件,判调子女抚养费49.83万元。

强化民生工程风险防控

针对汶马高速、成兰铁路、双江口水电站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指导完善行政程序、送法进工地72次,审结涉重点工程案件136件,不断提升重点工程企业法治意识,促进涉民生项目早日落地落实。

丰富司法便民举措

全面服务社会基层治理,科学构建人民法庭立案工作机制,推进微法院运用,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加大巡回审判力度,利用巡回审判车深入田间地头,高山牧区开庭、调解、普法宣传500余次,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编辑:谢梦吟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