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李丹 文/图
宜宾市李庄镇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的美誉,是我国抗战大后方的四大文化中心之一。抗战期间接收同济大学迁川的古镇李庄,以其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旅游。
“王大姐,现在天气炎热,游客人流大,消防安全要更加注意哦。”6月6日,宜宾市公安局翠屏区分局李庄派出所所长赵怀海一大早就到古镇核心景区进行安全巡查,不断提醒商户注意消防安全。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李庄派出所根据自身红色抗战旅游景点特色,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打造平安共同体,提出了“民警就是导游”“交警就是路标”“执勤就是风景”“导游就是平安宣传员”的景区警务理念,将警务工作延伸到景区景点和游客身边,直接面对面、零距离服务,打造景区警务品牌亮点。
面对古镇土木结构房屋较多,消防压力大的难题,派出所协调景区管委会,充分挖掘红色基因内涵,引入“古镇卫士”元素,让每个景点的工作人员成为安全隐患排查兵,每个景点工作人员负责景点周边10处房屋的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近年来景区内未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古镇木质结构建筑比较多,消防安全尤其重要。对灭火器等消防器材,我们会挨家逐户检查保险栓,看压强是否正常。不达标的会要求商家及时更换,之后我们还会复查。”赵怀海说。
为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电信诈骗意识,李庄派出所的民警在景区入口处张贴电信诈骗宣传标语,提醒进出景区游客扫码关注防诈“金钟罩”小程序。通过导游在向游客作景区介绍时插入警务宣传内容,提醒游客防范电信诈骗等内容,让所有进出景区人员都有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
“通过宣传,让李庄这片红色抗战景点成为一个防诈发起点,辐射所有来此参观旅游的游客,让红色基因深入人心的同时提高所有群众的防范意识。”赵怀海说。今年以来,李庄景区内未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为了守护古镇平安,李庄派出所通过社区民警进社区党委,充分发动群众、景区人员,吸纳消防、城管、物业安保、学校等6大类志愿积极分子组成“义警队伍”,投入到防范宣传、社情民意收集、义务巡逻等事务中。今年以来发现收集的线索,追回了电影院工地上被盗的电缆线价值5000余元,找回走失小孩6人次。
同时,李庄派出所结合“公调对接”中心工作打造“景区调解室”特色品牌,今年以来共受理纠纷45起,成功调解45起,调解成功率达100%,涉及调解人数70余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