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法治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最高检、省检察院决策部署,始终把检察听证作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治理、落实司法为民、提升检察公信力的有力抓手,持续探索创新检察听证工作机制,推动听证规范化、常态化、高效化、实效化,实现了司法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检察听证常态化。一是坚持“应听证尽听证”的原则,积极运用检察听证办理案件。2020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组织案件听证审查102件,同比上升5倍,实现了市县(区)6个检察院全覆盖。听证案件类型涉及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控告申诉检察等业务条线。其中,拟不起诉案件61件、民事诉讼监督14件、行政诉讼监督6件、公益诉讼案件5件、司法救助案件13件、刑事申诉案件2件、立案监督案件1件。如,成功召开全国首例司法救助案件公开听证观摩会,被写入最高检工作总结和省检察院年度工作报告。二是发挥“头雁”效应,引领检察听证工作。两级院正副检察长率先垂范,共主持检察听证案件27件,占比26%,且多为难啃的“钉子案”“骨头案”。通过领导带头办案,层层压实责任,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息诉罢访、案结事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今年4月1日,市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燕带头办理一起司法救助案,深入一线调查并主持召开听证会,使受害人感受到法律公正的同时,也感受到司法的温情,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三是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广泛接受社会监督。2020年以来,公开听证审查案件95件,不公开听证审查案件7件,累计邀请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及涉案领域专家、群众代表等358人次参与听证,采纳多数听证员意见的案件比例达80%以上,多数听证员同意检察机关初步处理意见的案件比例达90%以上,彰显了广泛性、透明性和公正性。
坚持“软”“硬”建设并重,促进检察听证规范化。一是加强检察听证室规范化建设。根据《人民检察院检察听证室设置规范》《中国检察听证网建设方案》《检察机关听证室建设技术指引》等规定,建成专门的检察听证室,并适应电子证据、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证据展示的需要,配套完善相关电子设备,运用“讯飞”语音转换系统等智慧办案手段,实现听证全过程管控、听证设备联动等功能,满足了在检察听证过程中对业务规范开展、过程有效留痕、设备便捷管理的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个检察院建成了规范化的检察听证室。创新探索“公开听证+网络直播”模式,使广大群众“零距离”感受检察听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凸显听证公开、平等、亲历和兼听的特点,实现了“阳光执法”“透明司法”。如,通江县院制定审查案件听证网络直播实施办法,并就“汪某某、王某某故意毁坏财物”案通过“今日头条”网络平台进行听证直播,观摩人次达2000余人,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加强检察听证配套制度建设。出台《公开听证办法(试行)》及行政诉讼监督案件、公益诉讼起诉案件等公开听证办法,明确公开听证适用范围和要求,规范各类案件听证程序,促进权责清晰、规程明确、有章可循。三是健全检察听证激励机制。将检察听证指标纳入对基层院和检察官的绩效考核,适当提高考核分数权重,并与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挂钩;不定期抽查检察听证情况,对好的做法予以推广,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予以通报,从正反两方面督促检察听证工作落地落实。
坚持多维发力,确保检察听证实效化。一是在定分止争上发力,实现案结事了。坚持在检察听证中以更为公平、公正、公开的办案程序,消除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及社会公众对司法办案的疑虑,广泛听民声、聚民智,解民忧、暖民心,引导当事人充分表达诉求,发动听证参会人员从各自的职业特点多角度阐述对案件处理的理由和理解,促进双方当事人达成共识,助力检察机关更好地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依法公正地作出处理决定,推动争议实质性化解。2020年以来,通过检察听证促成7件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和解民事案件10余件,发放司法救助金20余万,主要经验在全省交流。如,市检察院通过公开听证实质化解一起某公司与某行政机关长达二十年的行政争议。二是在释法说理上发力,落实普法责任。将普法融入检察听证中,耐心做好法律宣传、政策解释、思想疏导等工作,既宣传了法律政策、也保证了案件审查的公正性提升了司法公信力,还体现了司法温度。如,平昌县院在办理罗某某拟不起诉公开听证案时,考虑到本案是邻里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为妥善化解邻里纠纷、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将听证地点放在案发地村委会,并邀请当地村委、村民等参加听证会,实现检察听证和普法课堂同步进行,获得人民群众一致好评。三是在部门联动上发力,推进诉源治理。加强与行政机关、法院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与配合,坚持依法治理和诉源治理并重,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依法提出检察建议,助力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进一步拓展听证范围,不断丰富听证机制,加快听证保障设施建设,加强检察听证宣传,提升检察听证质效。通过开展检察听证,促进司法公开、保障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更好发挥检察机关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