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1-06-21 14:40:30
     

吴敏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爸爸妈妈到学校开家长会、买新衣服、一起过生日、一起吃饭、哪怕是偶尔闹点小矛盾……这些都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可在一些孤儿和被遗弃的小孩的生活里,这样的“小事”却难如登天。如何帮助他们解决眼中之盼、心里之渴?青神县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携手各单位积极行动,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确保不遗忘任何祖国的花朵。


风雨击中的孩子也能“笔直生长”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生活的变故就像是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而她是我亲眼看着在风雨中成长起来的端正大树。”县民政局工作人员杨本勇这样形容花花(化名),每次提到这个叫花花的姑娘,杨本勇都一脸的自豪,赞不绝口。

花花是杨本勇代表县民政局一直联系的一位孤儿,杨本勇也被花花亲切地叫杨叔叔。今年6月,记者同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一同见到花花时,今年已经研究生毕业的她正在忙碌着准备入职资料。再过一个月,她就要站上三尺讲台,光荣的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以前从没有想过,有一天我可以成为一名老师。”花花感慨地说。

父母离世后,花花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没有人能够辅导她的学习,关心她的心理变化。“小时候我的成绩特别差,不想学习,总感觉和同学们不是一路人。”花花说,若不是有照片可以回忆,都想不起来父母的模样了。因为父母离开时,她才5岁。

没有爸爸妈妈的关爱,小花花的生活也开始失去了方向。在学校她不再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在生活上,也开始日渐拮据。“外公外婆年迈,除了务农家里没有别的收入。小时候家里没钱买肉吃,好心的邻居婆婆看到我身形瘦小,每次自家吃肉都会叫我过去吃上两口。爸妈离开我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再穿过新衣服。亲戚们看着我们家里面比较困难,就把自己家里面小朋友穿过的衣服送给我。”说起小时候那段难熬的日子,花花眼睛湿润了,亲戚们送的衣服虽旧,但是却洗得特别干净,花花也很珍惜亲戚们的情谊。“那时候买不起衣服,如果不是亲戚们送衣服给我,真不知道冬天怎么过。”对身边帮助过自己的人,花花充满感激。

回忆起初次见到花花的情景,杨本勇记忆犹新,“那时候她是一个瘦瘦小小的姑娘,天气已经进入深秋了,她却还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薄格子衬衫,第一次到她家里来时,只见家中老人在地里干活,她看到有人来了就藏起来了。”杨本勇说,那一年,花花还不到9岁。

在了解到花花的家庭情况后,县民政局迅速展开行动,及时将她纳入到民政对象里面,享受孤儿待遇。“除了保障花花的基本生活和学习以外,工作人员更关心她的健康成长。我们会定期联系学校了解她的学习和心理,以及她遇到哪些困难,并一起努力帮助她解决问题。”杨本勇说。

在县民政局的支持下,小花花厌学和无助的状态渐渐有了转变。“还记得那是三年级的时候,其实当时我不是很清楚为什么,就感觉突然之间有很多人开始关心、关注我。有些人到家里面来了解我的情况,有些到学校给我匿名送玩具。”花花说,同学们很喜欢玩她的玩具,慢慢地她感觉心情越来越好,也不那么讨厌学习和学校生活了,很喜欢和前去看望她的叔叔阿姨们聊她在学校发生的趣事。

时间来到2021年6月,花花再次见到“民政叔叔阿姨”,开心不已,她拉着叔叔阿姨的手,开始聊起了家常。

“杨叔叔,我记得您喜欢薄荷,等会儿走的时候摘点回家吧!”“殷阿姨,我们家门口的栀子花今年开得特别美,你帮我摘一下,我拿些去送朋友,等会儿你也顺便带点回家吧!”和小时候一样,花花仍然喜欢把自己最心爱的小东西与叔叔阿姨们分享。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如今,23岁的花花已经是个生活习惯良好,学习成绩优异,事业正在起步的阳光少女了。当大家准备起身离开时,她赶紧轻轻地将板凳放回原位,迅速收拾整洁地面,才送大家离开。“杨叔叔,下次有什么可以给小朋友们讲课的活动可以联系我,我也想像你们当时帮助我一样地帮助他们。”临走时,花花对杨本勇说道。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新现在情况还不错,对数学非常感兴趣,和班上同学一起形成了一种比学赶超的氛围,只是在部分文科学科上还有些偏科……”6月的一个下午,县民政局社会事务股股长殷丽惠和同事一起来到小新(化名)就读的学校,了解这位小朋友的近况。

小新今年13岁,母亲失智,父亲离家多年另组家庭。无人照看学习的小新,最希望的就是父亲能够好好跟他说上一句话,能够来看他一次。可是,这个心愿多年来却并未实现。

渐渐地,小新开始变得内向、孤僻、胆小,也开始远离群体。对学习,他不感兴趣;对生活,他不抱希望;对家庭,他失去信心……他怕和人接触,也怕妈妈的病。

在小新上五年级时,县民政局实施的失依儿童关爱项目开始关注到他,青神县少儿发展促进会工作人员刘艳林开始对小新实行结对帮扶,并陪伴至今!

其间,小新接受过项目的成长金资助、志愿陪伴,并多次参加集体活动和阳光成长营。经过工作人员亲人般地陪伴和关爱,他也渐渐敞开心扉,越来越阳光自信!

“刘妈妈经常像妈妈一样的和我聊天,教会我很多东西。刚来学校的时候我很孤单,刘妈妈告诉我要多帮助同学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爱劳动,搞好学习,大家才会喜欢我。”在少促会会长刘艳林的引导下,小新渐渐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融入到集体中。

“我现在和很多同学都是好朋友,我们经常一起玩。和我关系最好的一个朋友,是一个中等身材小平头,每次放学出去玩他都会骑车送我回家,我还给他取了一个特别的绰号呢。”小新高兴地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现在的学校和同学们,也很喜欢学习,希望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理想的大学。

“以前开家长会小新的爸爸从未出席过,但这近来随着小新成绩的提高,他的爸爸也开始关注他,这一次的家长会他还来和我们交流了。”班主任李老师说。


高位推动,项目引领精准关爱未成年儿童

花花和小新的健康成长是我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像花花和小新一样,在各方力量帮助下走出困境的孩子还有很多。

为大力宣传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的基本常识,强化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的思想认识,广泛凝聚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社会共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氛围,近年来,青神县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提高政治站位,对标省、市要求,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全县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1+25”方案中的“养老育幼”专项方案,统筹推进。

县司法局开展法治巡讲工作,选派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各类法律从业者,组成“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巡讲团”,深入乡镇、村(社区)、学校等场所,结合宣传贯彻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结合未成年人保护典型案例,结合群众生活实际,针对性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切实增强影响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落实法治副校长进校园,集中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活动。

县民政局坚持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扎实开展“快乐小东坡”项目建设,制定了《青神县民政局关于实施“快乐小东坡”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系列项目的工作方案》,在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中列支16万元,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儿童类社会组织参与儿童基本信息收集、巡查巡防、政策链接、亲情关怀等服务,完善未成年人关爱服务网络,提升关爱服务水平。在全县选定5个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较多的村实施“眉好童村”项目;在全县未成年人数量较多的4个社区实施“家庭童乐”监护指导项目;面向全县辖区内10—16岁的农村留守女童,实施“月月童伴”农村留守女童保护项目;面向全县辖区内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实施“情暖童心”关爱项目。

去年,由县妇联牵头整合财政资金24.8万元(县民政局出资3万元),选取18个儿童之家进行项目托管运营;县未保委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妥善援助受家暴儿童1人,召开了“快乐小东坡—关爱困境未成年人”倡议活动动员会,号召全县企业慷慨解囊,关爱未成年人;县少促会承办的青神县0-3岁早期儿童发展活动中心,已在城区多个社区开展0-3岁早教服务;县妇联下属的乡村妇儿合作发展促进会今年已争取社会资本65万余元,用于困境儿童关爱。

“下一阶段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横向建立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六大保护体系。纵向建立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县民政局局长罗志勇说,未来,我县将在乡镇街道逐步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在村(社区)设儿童主任专人专岗,完善保护机制,夯实保护基础。织密保护网络加大对各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和村社区儿童主任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意识和未成年人保护队伍专业化能力和水平,鼓励保护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大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形成全社会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强大合力,为建设幸福美丽青神,培育新生力量。

编辑:夏修露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