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文/图
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近年来,成华区坚决执行中央、省、市禁毒工作部署,切实加强城市毒品社会治理,顶层设计了“四梁八柱”禁毒工作格局,该区白莲池街道禁毒工作在区禁毒办的指导下,把禁毒工作作为街道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形成了“防、管、控、宣”的综合治理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为辖区平安和谐贡献了力量。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主体
要将禁毒工作落地落实,则必须要树立起街道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认识。对此,街道建立主要领导抓禁毒、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街道禁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开展日常工作,实行街道领导包片社区责任制,加强禁毒工作的领导。
工作中,街道每月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听取禁毒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研究禁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科室、社区禁毒工作职责任务,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形成了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负责人、社区书记抓落实的禁毒工作模式。
广泛宣传教育营造禁毒氛围
今年4月8日,白莲池街道一里塘社区怡里馨居开展了一场禁毒宣传活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及禁毒志愿者通过设置宣传咨询台、摆放仿真毒品模型、摆放禁毒宣传展板展架,发放禁毒宣传手册向辖区居民宣传相关禁毒知识,专业禁毒社工现场讲解了毒品危害,并利用知识问答方式提升个人识毒防毒能力,让居民们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对毒品危害的认知。
现在,像这样的禁毒宣传在街道辖区内经常开展,这与白莲池对毒品预防宣传的重视密不可分,街道按照进社区、进商场、进校园等“七进”原则,持续开展禁毒宣传,通过禁毒宣传展板、悬挂横幅、派发宣传资料、禁毒宣传进课堂等形式用生动的案例、以案释法、以法论事,深入浅出的向居民讲解禁毒相关知识以及毒品的危害。尤其是在熊猫基地、富森美家居等人员聚集场所建立LED大屏禁毒宣传阵地,同时运用智慧社区平台、短信、微信、QQ、社区APP和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宣传平台形成线上宣传合力,引导辖区居民提高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据统计,今年来共发放宣传资料、小礼品2490余份,制作展板14块、标语70余条,共投放宣传视频50余次,有效提升了群众禁毒意识和抵御毒品的意识,营造了浓厚的禁毒氛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完善举报奖励机制,将辖区群防举报正义行为按照举报线索等级予以不同层次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做好线索举报宣传,内容包含社区居民如何发现线索、识别线索、记录线索及举报路径等。
开展排查整治清理涉毒隐患
结合辖区城乡结合部的实际,白莲池街道认真梳理拆迁待建区域、商住区域易制毒、贩毒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场所清单,现已对3个社区内的13个易涉毒高危场所逐一进行了排查并建立台账;逐户清查重点小区蓝客城、金悦府租住房情况,核实租住信息,了解人员情况,今年来排查租住户294户,核实人员信息964条。前不久,禁毒民警在街道辖区某小区成功挡获三名涉嫌购买毒品的嫌疑人。负责小区网格服务工作的网格员章某得知抓捕成功的消息后,立即上报并成功帮助禁毒民警查获涉案现金若干及涉案物品。
除了区域、场所管理,增强吸毒人员管控也是白莲池街道工作之一,街道结合“一标三实”逐家逐户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吸毒人员档案册,并及时录入“吸毒人员动态管理系统”,实行“每周一报,每月一总结”的动态式管理模式,极大提高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执行率、管控率和毛发初检率,做到“零脱失”。另外,在辖区内6家寄递物流全面落实“四有标准”建设,安装完毕“成华区寄递物流禁毒大数据管控平台”,严格执行3个100%制度。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白莲池街道将强化“一标三实”工作,通过对辖区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的采集,及时发现并处理涉毒违法犯罪事件、掌握准确的辖区“毒情”。充分调动网格员、社区民警、综治队员和社区居民的群防积极性,联合行动、深化管理,尤其做好拆迁工地、管护工地、棚户出租屋等一些较为隐秘的制毒、贩毒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场所的监控管理。
推进社区戒毒(康复)工程
做好戒毒人员康复,是避免复吸的关键。为此,白莲池街道充分发挥社区戒毒(康复)中心作用,落实吸毒人员一人一档工作,成立了专职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禁毒社工、戒毒康复人员家属及禁毒志愿者“五帮一”帮教小组,创新社区戒毒康复教育“一二三四”服务模式,发挥社区戒毒(康复)中心“一个中心”服务,通过专业社工+本土社工“两个团队”联动服务,搭建社区教育工作站、社区戒毒中转站、再社会化服务站“三个驿站”,开展专业社工技术帮扶、社区戒毒职能帮扶、家庭情感动力帮扶、辖区企业就业帮扶“四种帮扶”专业服务。
接下来,街道将持续力抓重点人员,加强在册人员管理,加强对复吸人员的社区戒毒康复教育服务,做好跟踪管理;加大因毒(贩毒)滋事扰乱社会治安管理等违法犯罪行为和活动的打击力度,确保“禁毒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