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88岁老人打起赡养官司  贡井法官调和家庭矛盾

  
2021-05-14 10:16:33
     

 

     谢静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郭建民

一位满头白发,拄着拐杖的老人在老伴的搀扶下坚持要走进法院。他说:“我今年88岁了,今天是我第一次到法院,我要当面向法官说说我的困难,一定要让我的几个子女感受到法律的威严!”


老人黄某某,家住自贡市贡井区艾叶镇,与老伴共生育五个子女,一直以来他和老伴靠种地和养猪来维持生活,在去年被诊断出患有前列腺癌后,无力维持高昂的治疗费用,连日常的生活费用也成了问题,但黄某某的子女既不向老人支付生活费和治疗费,也不看护病重的老人,经基层组织多次调解也未得到解决,无奈之下,黄某某向贡井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五个子女支付黄某某的生活费及医疗等费用。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黄某某的子女极不配合法院工作,反而怨恨黄某某从未善待其子女,不应得到子女们的赡养,承办法官认为缓解黄某某的家庭关系,是解决老年人赡养问题的关键,但如何才能打开彼此的心结?

通过电话沟通,现场了解情况,,承办法官得知黄某某和子女在几十年的相处中因为生活琐事、土地补助费的领取等产生了不少的矛盾。黄某某的子女都没有稳定的工作,靠打零工赚钱,有的子女也是低保户,经济条件都不宽裕。

承办法官从普法释理入手,翻开《民法典》、《老年人权益保护法》,逐条对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进行讲解,黄某某子女也很快认识到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承办法官继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一家人以骨肉亲情为重,放下争执,打破隔阂,互相理解,互相包容,群策群力,共同让老人病有所医,安享晚年。

在法院的主持下,父子之间达成和解,黄某某的子女每月各给付黄某某生活费200元,医疗费凭票据各承担20%。

 “我这辈子没打过官司,以前我以为法官是高高在上的,没想到法官这么快就把我的赡养问题解决了,这下我放心了。”回去的路上,黄某某紧紧握住搀扶他的安保人员的手,嘴里不停地说道。

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中,贡井法院积极弘扬便民利民服务精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本着司法为民的宗旨服务群众,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成果转化为一件件为民服务的具体案例,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