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检察机关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基地在武胜县揭牌

  
2021-05-20 20:26:21
     

5月20日上午,川渝检察机关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基地启动仪式在武胜县召开。广安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汤华钧,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燕,武胜县委副书记朱斌,武胜县委组织部部长黄海龙等领导参加启动仪式,并为“川渝检察机关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基地”揭牌。


启动仪式上,广安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汤华钧表示,启动川渝检察机关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基地,是落实建立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的又一重大成果,也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长江保护法》精神的具体举措,更是“协作机制”关于“协同生态修复监督”的具体要求。

近年来,广安检察机关高度重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探索建立了“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的立体化生态检察模式,广安检察机关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逐步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来。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燕表示,启动建立川渝检察机关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基地,是川渝两地检察机关加强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又一重要举措。希望两地检察机关“左右岸同行,上下游同步“,继续戮力同心、精诚协作,坚持"一盘棋"思想、”一体化“推进,合力打造好上游段(武胜)川渝检察机关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基地和下游段(合川)重庆市检察机关渔业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基地,形成协同治理保护的"统一战线”,为推动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检察服务。

武胜县委副书记朱斌在致辞中表示,川渝两地检察机关再次合作,共同建立检察机关生态修复司法保护示范基地,以基地为桥梁和纽带,强化川渝两地紧密衔接,开启嘉陵江流域生态保护新模式,健全完善渔业生态损害赔偿和修复机制,推进“长江十年禁渔”政策落地见效。此次基地的设立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举措,基地集渔业生态修复保护、警示教育和普法宣传等功能为一体,必将对提升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遏制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起到积极作用。

据了解,2020年4月,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广安市检察院等六个嘉陵江沿江的分市院,会签了《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意见》,在嘉陵江川渝段跨区域保护上着力,建立起了多层级立体保护机制。仅在2020年,川渝六个协作院及辖区院共计立案办理涉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案件700件,起诉案件26件,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六院跨区域协作扎实起步、开局良好。

揭牌仪式后,还举行了警示教育及增殖放流活动,与会人员登船巡江并召开座谈会。

(贺曦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雍剑波)

编辑:夏修露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