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玉 雷曜维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吴显云
5月21日,记者在乐至县法院获悉,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该院坚持在为民办实事中检验整顿成效,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社会最关注、大局最关切的突出问题。以打造乐至法治化营商名片为目标,出台《关于强化审判执行工作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推出“法治体检”进企业专项活动,以“望、闻、问、切”四步法精准对诊企业“急、需、愁、难”。截止目前,已开展“法治体检”2次,服务企业24家,出台机制文件2个,制定8个方面30条措施,取得初步成效。
“望”,法眼察情精准定位企业所急。由30名员额法官组成“法治体检”团队,按照“一人一企、一企一策、一事一方”体检模式,对乐至经济开发区内10家企业进行望诊走访,着重从内部治理、生产运营、劳资关系、费用成本、资产处置、商标专利等方面诊病治疾,排查法律风险。设置“法院开放日”,邀请企业代表到院参观、旁听庭审,以双向互动紧密“法企”联系,提升企业依法经营法治意识。
“闻”,凑耳听意精准把握企业所需。回应企业便民诉讼需求,在乐至经济开发区设立法律便民服务工作站,由民事、刑事、行政、执行领域员额法官轮流值班,为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设置法律咨询信箱,畅通法律服务热线,台账式收集企业的客户、合作伙伴、银行、主管部门等对企业运行、产品、用工、环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需求,为企业依法经营把好“外部”环境关。
“问”,开门整顿精准了解企业所愁。召开企业代表座谈会,广泛宣传教育整顿、深入解答法治疑惑、充分征集建议意见。深入企业问诊把脉,“法治体检”团队对园区企业进行现场“体检”,围绕企业设立、运营、解散、合同管理、融资、物权保护、涉诉风险等方面梳理18条法治风险,以“现场解决+机制构建”方式切实问诊企业所愁,真正让企业放得下心、干得了事、扎得下根。
“切”,对症把脉精准化解企业所难。坚持对症下药、准确开方,根据走访企业情况,从6个方面36项具体内容制作“法治体检问诊表”,并提交至专业法官会议进行集体会诊,由联系法官从法治环境保障、公司治理、风险防范化解等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制“法治体检报告”,已向受检企业反馈规避法治风险建议18条,努力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实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