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市立足答好“新阶段七问”,以“面对群众期盼,我们怎样去顺应”为着力点,建立完善“五项制度”,深入开展“民有所呼 我必有应”活动,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见实效。
“呼声”收集回应制度“取信于民”。万源市利用“1+10”民意收集体系,结合“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广泛收集民意,畅通“呼”的渠道;根据民意来源,分门别类建民意办理流程清单,明确办理时限和要求,明确具体反馈部门、人员及方式,落实“应”的举措,确保有“呼”必有“应”。
“案件”办理反馈制度“公开于民”。根据职能职责,万源市法院按照民商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执行案件4个类别,万源市检察院按照刑事检察案件,民事、行政检察案件,公益诉讼检察案件3个类别,万源市公安局按照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信访案件3个类别,万源市司法局行政复议案件1个类别,建立“告知单”“指引图”“清单图”,明确案件办理流程、各环节办理时限、结果查询方式、案件反馈时限等,让当事人详细了解案件办理全过程。
“窗口”服务管理制度“便捷于民”。窗口服务实行首问告知制度、首接责任制度、文明礼貌服务制度和跟踪回访制度。干警在接待群众时,语言得体,态度端正,有问必答,有疑必解,对群众办事办证材料齐全的,一次性办结,材料手续不全的,详细告知所需材料或操作指南;对不属于自己管辖或职责以外的事,先行受理,做好记录,及时移交,并向群众说明情况;对现场不能及时办结业务,及时主动告知最新进度,解释未办结原因。
“工作”规范办理制度“服务于民”。将规范高质量开展人民调解、“警情处理”、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网格化管理、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等常规基础工作作为“提升政法队伍形象”的突破口,通过拟定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规范工作操作流程,明确问题处置机制,落实问题处理措施,加大工作开展力度,提高政法工作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信任度。
“两率”督查回访制度“增信于民”。始终将群众所呼事项回应率和满意率作为检验“民有所呼 我必有应”成效的标准。加大巡查督办力度,成立工作组,定期对“民有所呼 我必有应”活动事项及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办理情况进行巡查、督办,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并定期对群众、律师及案件当事人进行回访,面对面反馈进展情况,确保诉求“回应率”和群众“满意率”双100%。
杜成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