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检察院以人民满意为标准 “三全”模式开门纳谏促整改

  
2021-05-25 16:42:16
     

唐春燕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

人民群众满意是检验队伍教育整顿成效的重要标准。为进一步找准查纠整改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巴中市检察院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三全”模式做好“信、访、网、卷、谈”开门纳谏工作,拓宽纳谏群体界别、畅通纳谏答复渠道、回应群众关心关切,把纳谏工作落地落实,努力提升教育整顿实效。截至5月中旬,收到群众来信6件、走访社区群众200余人次、发放问卷600余份、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2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60余条,为做实教育整顿工作,助推巴中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努力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确保各界代表谏言全覆盖。为深入听取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巴中市检察院在邀请代表委员参加纳谏活动前,仔细梳理受邀者的身份及所在行业,努力做到各界别代表全覆盖。在召开的2次征求意见座谈会中,受邀的 27名代表,涵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检察员、人民监督员、离退休老干部、律师、企业家、政法机关工作人员、基层群众、新闻媒体记者等界别。同时在谏言活动中,主动通报检察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教育整顿推进情况,充分保障各界代表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同时也发挥各界代表的推介作用扩大检察工作在群众中的知晓度。


坚持司法为民的价值取向,确保开门纳谏渠道全畅通。为确保社会各界代表都能便捷地把意见建议传达到巴中市检察院,有效保证群众的参与权,巴中市检察院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出纳谏便民举措,“信、访、网、卷、谈”全方位畅通纳谏渠道。线上,在官网发布公告,公开纳谏联系电话、邮箱、信件寄送地址等内容,确保线上意见建议一个不漏。线下,制作调查问卷,通过法治进校园、民法知识进社区、检察服务进乡村、公益诉讼禽畜及其制品市场调研、举行公开听证会、召开代表委员座谈会等活动现场征求学校老师、社区工作人员、居民群众、村民等的意见建议。同时安排工作人员负责各渠道意见收集汇总工作,确保电话、官方两微一端后台留言、来信、公共邮箱等渠道群众意见得到及时答复。同时专人负责建立意见建议台账,及时梳理汇总纳入整改,一个月时间内,线上线下共计收集建议60余条。


坚持人民满意的结果导向,确保意见整改全分解落实。“检察工作干得好不好,人民群众说了算”“能立行立改的绝不拖沓”,在纳谏工作中,对于现场能够答疑解惑并反馈的,做到立即答复;对于还需要进一步加以整改的,安排专人整理汇总,根据意见内容及检察职能的不同分类梳理建立台账,目前已把27名代表提出的60余条建议分别纳入检务公开、基层普法、业务规范、履职担当等类别进行整改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领导、牵头部门、责任部门、答复时限等要求,做到责任到人、落实到岗、挂图作战、逐一销号,确保每一条谏言落地落实。例如针对代表提出的司法体制改革后检察部门职能职责知晓度不高的问题,宣传部门通过制作图说、漫画、折页、微视频等形式矩阵宣传,在两微一端、抖音平台投放,在12309检察服务大厅摆放折页、在各类代表委员座谈会上摆放宣传册等,扩大知晓度,确保人民群众到检察院办事最多跑一趟。截至目前,对规定期限内的9条意见建议已进行一一答复,得到了各界肯定,按照整改时限,所有意见将于6月底前全部整改销号,并长期坚持,切实以新举措、新形象、新业绩回应群众关切,满足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