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洪雅县农业农村系统援彝干部凯旋

  
2021-05-26 13:56:19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2018年6月30日,县农业农村局援彝干部与同事、家人们告别,肩负使命,踏上援彝之行、脱贫之路,奔赴凉山,走进布拖、普格的大山,这一战,就是三年……


2021年5月22日,出征的战士们,不负使命,在全面完成援彝任务后,带着太多的的牵挂和不舍,告别奋斗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大山,悉数凯旋。

三年援彝路 脱贫攻坚成效显

没有电、没有水、土坯房、毛坯路……布拖、普格大山里的残酷现实不但没有浇灭援彝干部心中的热情,反而更加激起了他们的斗志。“我们来,就是为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奔小康的。”



旧房和新房

在立下“他们不脱贫,我就不回洪”的誓言后,援彝干部便全身心投入,矢志不渝,用实干扎根基层,易地搬迁、投身基建、发展产业、基层党建、环境治理、信息完善……他们将汗水洒向大山。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的脱贫帮扶,布拖、普格早已旧貌换新颜,家家户户住上新房,条条水泥路直通家门,希望工程落地建成,产业基地规模发展,网络时代走进生活……看着昔日贫穷落后的布拖、普格已华丽转身,援彝干部们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三年援彝路 无悔也无怨

“我孩子叫的第一声爸爸,是我通过手机视频通话听到的。”每谈及此事,钟宇麟的难免流露出一丝伤感。“别说度蜜月了,就连妻子怀孕、生产、做月子我都没好好陪过。”

2019年清明节,援彝干部王宾的妻子带着孩子与朋友自发形成“爱心妈妈”团队,不远千里,来到王宾工作的洛乌沟乡,为小朋友送去衣物、书籍等生活用品。“他在这里奉献,我作为他的爱人,也该为他的工作作点贡献。”为了让更多爱心人士帮助洛乌沟乡的孩子,王宾将洛乌沟孩子们的视频发至网上,让31名学生得到爱心人士资助。


日常席地进餐



指导老乡种花椒

2020年6月,援彝干部王有才的家人生重病住院手术,王有才同志只是冲忙去了一趟医院,就立即返岗,他深知:他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应该陪伴家人直至出院,可他更清楚,布拖县雄块村的百姓离不开他们,雄块村的脱贫攻坚事业更离不开他们! 

三年的援彝锻炼,援彝干部们也取得了可歌可泣的成绩。12位援彝干部在年度考核时,均被评为优秀。其中,张友明同志被评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年龄最小的90后援彝干部钟宇麟被党组织吸收为预备党员……

三年援彝路 一生同胞情

三年的援彝生涯,援彝干部已经以布拖县、普格县为家,以彝族同胞为亲。他们有的是彝族孩子的“且沙叔叔”“汉族爸爸”,有的是彝族村民心中的“带头致富大哥”,在彝族同胞的心中,他们已经是朋友,是知己,是亲人。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三年的援彝时光即将结束,援彝干部心中有太多的不舍、牵挂与无奈。

援彝干部纷纷表示:“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见,援彝工作虽然结束,但他们与彝族同胞的友情情深似海,直到永远!他们将通过微信、电话与彝族同胞保持联系,抽空还会回去看看”。“援彝工作虽然结束,但他们的工作精神不会结束,他们会将他们的工作精神继续带到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中,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江彧杰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