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应对“春困”出实招

  
2021-04-07 19:55:41
     

周航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雍剑波

进入春季,天气回暖,市民出行活动增多,物资运输频繁,驾驶人“春困”现象也随之突出,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隐患。3月初以来,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着眼全市春季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结合季节特征,以除隐患为出发点,以防事故为落脚点,多举措开展“叫醒”活动,积极应对“春困”现象,及时消除“春困”隐患,确保广大机动车驾驶人出行安全,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强化思想认识,及时研判部署,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春困”是春季驾驶人固有的生理特征,且危害极大,极易造成恶性交通事故。要求全体民警、辅警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防范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和疲劳厌战情绪,总结往年同期工作经验,查找工作漏洞和难点,坚持问题导向,增强“春困”、疲劳驾驶违法整治的针对性、实效性,全力防范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二是全面分析研判。围绕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重心,针对“春困”对道路驾驶人行车安全带来的影响,及时深入研判,认真分析,总结历年来春季疲劳驾驶引发交通事故的成因、危害及特点规律,明确将疲劳驾驶作为春季事故预防工作重点,提高全体民警做好防“春困”、防疲劳驾驶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三是精心安排部署。进一步强化勤务工作的安排部署,抓好隐患排查治理、路面违法查处、宣传教育警示等基础性工作的落实,运用科技手段,采取一切可以利用的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切实增强事故预防工作的主动性,提升工作实效。

强化隐患排治,夯实源头管理,一是抓好道路隐患排查治理。各大队以辖区国省道、主要县乡道路等路段为重点,对危险路段上急弯、陡坡、交叉路口、视距不良、路侧险要等危险路段实施拉网式排查,建立基础信息台账,制定整治方案,落实整改责任。3月初以来,全市共排查道路安全隐患41起,已整治到位39起,2起道路隐患正在治理中。二是抓好重点企业源头监管。各大队组织民警深入辖区“两客一危一货”重点运输企业,检查企业GPS值守情况、安全驾驶提示落实情况,督促企业落实凌晨2时-5时禁行规定,提醒驾驶员杜绝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确保行车安全。同时,主动与交通运输、安监等部门联系,切实把加强重点人、重点车的管理作为有效防控交通事故的重要抓手,共同加强对车辆及驾驶人的安全监管,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3月初以来,全市共检查重点运输企业32家。

强化路面管控,削减交通违法,一是科学安排勤务。各大队根据春季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流动巡逻和定点检查相结合、日常管理和集中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大重点路段、重点时段的路面管控,严查酒后驾驶、涉牌涉证、超员超载、疲劳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严查严纠一起,始终保持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管重处的高压态势,震慑交通违法,促使路面行车驾驶员保持高度警惕性,从根本上减少疲劳驾驶的发生。二是突出管控重点。各大队以交通流量相对较大的国省道、县乡道和景区道路等路段为重点,突出对凌晨2时至5时、中午12时至14时疲劳驾驶易发时段的巡逻,以中长途客货运车辆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及其驾驶员为重点对象,进行严格检查,凡发现长时间不停车休息,督促其强制休息,或调换另一名驾驶人驾驶;同时及时查处和纠正车辆灯光不全,反光标识缺失、不明显等交通违法行为,严禁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上路行驶。3月初以来,全市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6160余起,其中酒后驾驶168起,无证驾驶83起,货车超载32起,涉牌涉证21起,疲劳驾驶14起。

强化教育警示,提升安全意识,一是宣传教育进企业。深入辖区重点运输企业,开展疲劳驾驶专题宣传讲座,大力宣传疲劳驾驶的危害,曝光典型事故案例,增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春季安全行车、预防疲劳驾驶常识,做到安全驾车、文明出行。二是宣传教育上阵地。依托路面一线、违法处理、事故处理、车驾管业务办理等交管工作阵地,以悬挂横幅、摆放事故展板、播放LED屏、发放宣传单、面对面教育等方式进行现场宣传,要求广大驾驶人保持充足的睡眠,长途开车要定时休息,避免疲劳驾驶,从源头上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三是宣传教育融媒介。通过微博、微信、抖音、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等媒体平台,开展立体式、全方位的交通安全宣传,让大家认识和了解“春困”这一生理现象,提醒驾乘人员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杜绝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道路环境。3月初以来,全市共开展知识讲座32场次,播放警示宣传片63场次,发放宣传材料20000余份,展出事故展板243块,发布新闻媒体稿件7篇,推送“双微”信息16篇。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