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隆昌市检察院致力于以学促用,学史力行,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党史学习教育和检察工作深度融合,“一二一”齐步走打出“我为群众办实事”组合拳,将学习教育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成效。
建立一个维权工作站,助力弱势群体维权
与司法局、人社局会签《加强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协作工作机制》,建立维权工作站,助力弱势群体依法维权。针对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民事权利遭受侵害,大力开展支持起诉,用心用情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成功办理4件未成年人追索抚养费、1件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支持起诉案件。根据人社部门移送的农民工讨薪案件线索,为3批次共计11名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并通过多次走访、协调司法行政机关,帮助争取到法律援助,现均已进入劳动仲裁程序。成功化解了四川山乡酿造食品有限公司与隆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达两年半的行政争议。经调查,四川山乡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因近几年生产经营存在问题,有订单无力开工,无法维系生产创造营收利润,并非故意不履行人社部门要求按时足额支付58名职工工资共计64万余元的行政处理决定。考虑到公司现已引入部分外部资金,已经复工复产,该院通过召集双方召开座谈会,力促达成一致,四川山乡酿造食品有限公司对人社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分三年逐步履行,缓解了企业资金困难,盘活了企业,体现了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检察担当。
打造二个品牌,积极回应群众期盼
“亮晶晶心愿工作室”未检办案团队,多元履职,构筑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坚强防线。一是严格落实涉未成年人业务统一集中办理。严厉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提前介入、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3人,针对1件多人多罪名复杂案件,向公安机关提出侦查建议30余条。坚持宽容不纵容,未成年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比率达到100%,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人,对涉嫌盗窃罪的高某某,考虑到其偶犯、初犯,依法对其作出了不起诉决定,使其顺利回归了社会。挂牌成立了派驻隆昌市看守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并出台工作办法,深入11个镇街开展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1名未成年人涉嫌吸毒被行政拘留的问题,要求司法所尽最大努力教育、引导、挽救,切勿让其再沾染毒品。二是检校合作共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平台。不定期到农村学校开展督导、抽查“一号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走访中小学、幼儿园15所。结合雷锋日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法治温暖”进校园活动5场,向1000余名师生有针对性的上预防性侵法治课。录制“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亲职教育法治宣传课件,通过教育系统网络媒体、隆昌市妇女联合会微信公众号,向全市师生及学生家长宣讲亲职教育知识。三是多元监督拓展社会综合治理。针对歌城、网吧等存在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入内并提供有偿陪侍违法情形,依法向隆昌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建立健全对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大监管力度,针对未成年人进入娱乐场所问题进行整治,同时召开圆桌会议对检察建议推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并提供行之有效解决方案。
“隆桥益”公益诉讼检察品牌,一心为民,当好公共利益“守护人”。一是聚焦生态环境保护。办理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线索5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1件。摸排发现作为隆昌市城区备用水源的柏林寺水库大量繁殖影响水质的水白菜、水葫芦等水生植物,已铺满库区7库叉,部分库叉堆积的水生植物已逐渐枯死腐败,且库区部分居民生活污水长期直排入库,遂向隆昌市水利局发出检察建议,要求立即清理水生植物,对水库进行全面系统整治,得到有效落实。二是聚焦食品安全。就辖区内中小学校校园小卖部仍然存在售卖“三高”食品不规范经营行为,召集教育和体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卫生健康局召开行政公益诉讼诉前圆桌会议,共同会商制定校园内小卖部食品售卖推荐性清单或否定性清单,规范了长期以来中小学校小卖部应当售卖何种食品的实践性难题。三是聚焦国有财产保护。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国有财产保护中的职能作用,摸排国有财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线索6条,已进入立案审查环节。
依托一个“12309”检察为民服务中心,树立为民服务新形象
一是多渠道听民情。引导群众通过12309网站、移动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反映诉求、查询案件进展、进行法律咨询等,同时遵循“带案下访、无案宣传”原则,主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成功调解一起亲兄弟因田埂归属积怨矛盾引发的故意伤害案,促使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双方握手言和。推行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暖心、一句良言解惑、一声慢走相送的接访态度,快受理、快调查、快处理、快反馈,共受理来信来访17件,均做到7日内程序性答复,3个月内办理结果答复,切实做到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二是多方位排民忧。继续推行每周四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增设民营企业、律师专用通道,设立专门律师阅卷接待窗口、律师值班室,由专人专岗处理律师阅卷接待工作。邀请值班律师每周二、四入驻“12309”检察服务中心,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解疑释惑,现场见证犯罪嫌疑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110份。三是多救助解民难。充分发挥司法扶贫特色作用,对因案致贫、因案返贫或急需救助的,开启绿色通道,优先评估,加快报批审批节奏,做到“应救尽救”“应救即救”。在办理一故意伤害案时,考虑到犯罪嫌疑人系建档立卡贫困户且有视力残疾,依法为其申请了法律援助;考虑到犯罪嫌疑人无赔偿能力,依法为被害人申请司法救助金20000元。
郑芸川 叶升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