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吴显云
我为群众办实事,切实攻克执行难。强制执行作为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法律保障,关乎民众对法律和法院工作的信任。在一起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纠纷中,被告杜某某及关联公司未履行上百万元的赔付义务,原告辜某某申请强制执行,但可供执行的仅有一辆下落不明的货车,执行陷入困境。3月24日下午,安岳法院得知该货车可能位于重庆市铜梁区某地,执行干警迅速驱车前往,通过近5个小时的追踪,成功扣押该车辆。该货车拍卖变现后的赔偿款将交予辜某某,使辜某某一家看到执行到位的希望。
我为群众办实事,案结事了情未了。案件成功调解能让当事人看到希望,但调解结束后权益的实现问题更是为民服务的重要考量。2019年,安岳法院诉前实质性化解一起龙台黑滩村涉及800余位村民的土地租赁纠纷案,达成租金给付协议。案件调解后的两年时间里,承办法官多次与行政部门协调完成报批,结合多方力量保证款项到专户上,实现全体村民按比例受偿。调解法官责任感和情怀赢得800余位村民的一致认可,并委托村支书于4月12日送上锦旗,真诚感谢其成功调解案件后仍不停息,两年来持续提供延伸服务,传递司法温情。
我为群众办实事,巡回审理在路上。自巡回法庭开启以来,广受群众赞誉,切实体现司法为民。安岳法院受理一起因土地边界问题导致的纠纷,承办法官多次在当事人家中、事故发生地、村委会了解案件的起因及经过,考虑到近年来农村发生打架纠纷的案件逐年上涨,但追根究底起因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为达到宣传教育作用,承办法官决定将法庭搬至永顺镇太阳村村民委员会,通过现场开庭审理,以案释法,成功化解这一起纠纷,同时让旁听及邻近百姓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我为群众办实事,老人权益要重视。赡养老人是传统美德,更是法定义务。4月15日,安岳法院成功化解一起赡养费纠纷案件,有力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原告申某年近80岁且身患残疾,子女皆不愿尽赡养义务,遂申请法律援助将四个子女告上法庭。承办法官秉持“办理一件案件,挽救一个家庭”的原则,首先从“理”的角度释法举例,批评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行为,普及赡养老人相关法律知识,并告知其不尽赡养义务的法律后果;又从“情”的角度劝解开导,传递老人渴望得到子女关怀的社会心理需求,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教育引导,双方心结解开,四个子女同意赡养老人并达成赡养费给付调解方案,老人权益得以保障。
我为群众办实事,司法服务不打烊。法庭作为最基层的政法单位,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前沿阵地作用。近日,安岳法院受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法庭干警多次通过电话等方式与被告及第三人沟通,耐心讲解案件诉讼流程和法律规定,要求其及时领取应诉材料或提供准确地址邮寄送达相应文书,但被告及第三人均不予配合且十分抵触,甚至拒绝接听电话,案件受理陷入僵局。承办法官了解到被告及第三人居住成都某小区,但平时工作日很难见上面,遂利用“周末休息日”驱车前往成都,成功将诉讼文书及开庭传票送达被告及第三人手中,在程序上为优质高效审结案件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