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黄国友,男,59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金堂县公安局赵渡派出所社区警务队民警,二级警督、主任科员。1978年11月参加工作,参加两次对越战争,先后荣获总政治部全军“学雷锋先进个人”,成都军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全军优秀党员”、“岗位学雷锋标兵”,荣获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优秀公务员”4次,个人嘉奖7次。
基层民警的工作看似平凡,实则千头万绪。他们一头系着百姓,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他们不仅是保一方平安的“卫士”,还常常是调处群众矛盾纠纷的“和事佬”。与影视作品里的警察形象不同,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英雄壮举,只有一个个平凡的事迹,在他们心中,群众的认可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褒奖,战友和家人的关心就是最大的幸福。黄国友,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社区民警。
他以人为本心系于民
整齐的警服、温和的笑容,在群众眼中,社区民警黄国友没有印象中警察的威严之色,更多了些亲切与沧桑。
1997年,结束了十几年的军旅生涯,黄国友转业到县公安局派出所当了一名刑侦民警,后因患病调整为社区民警,一干就是20年。黄国友现在所管辖区位于金堂县的老县城区域,面积不大但社情极其复杂,所在派出所管辖7个社区,总人口4.3万人,黄国友一个人就承担了辖区四分之一的工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可他硬是凭着两条腿、一张嘴,“串百家门,知百家情”,把所承担的三江社区基本情况摸得清清楚楚。
基层民警的工作是清苦的,那不只是事无巨细的繁杂事务,仅是没完没了的接处警、纠纷调处就够“老黄”忙活的。新疆维族人努尔古丽一家四口,是“老黄”社区的重点关注人员,夫妻两人都是外地人,两口子长期吵架闹不和。每次吵架他们都会找“黄警官”处理,每次“老黄”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耐心劝解,劝劝这边,说说那边,最终的结果是,夫妻俩互相认错,一家人和好如初。黄国友说:“在处理纠纷时不偏不倚、公正公平,推心置腹,这是他解决群众矛盾纠纷的‘高招’;在居民遇上‘难事’及时想方设法为其化解,是赢得居民认可、尊重的‘妙招’”。正是以这种始终心中装着群众,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的工作态度,时间久了,辖区的群众遇到有什么难事、烦心事,都会给他打电话,份内的事他立即解决,份外的事他帮忙联系。大家都说,“黄警官”的心里有一本账,那账上写的都是咱老百姓的大事小情。
他严于律己精益求精
2015年以来,“一标三实”、“双清”、维稳、禁毒等工作都成为了每位社区民警每天的工作重点,“老黄”所管理辖区房屋、院落、铺面、出租户、流动人口是最多的。他所管的辖区94个小区院落,实有房屋6353套,单位956个,出租房屋1947套,总人口9896人。为及时准确、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鲜活性,黄国友在坚持“数质并重、质量为先”的原则下,结合辖区实际情况采取“分步分时”的工作方法。第一步认真搞好宣传发动。以社区每周的工作例会、小区院落的“坝坝会”、单位企业的安全检查、铺面场所的清理、街面巡逻、微信群、标语等全方位、多层面的开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取得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第二步分时段分重点错时工作,白天对单位、学校、铺面、工地、场所等地进行信息采录。下班、周末时间对小区院落、出租房屋进行采录。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老黄的脸色越来越差,牙也松了,一点硬的也不能沾,一日三餐只能回家吃流食,但他依然每天风雨无阻,到时必到岗,顶烈日、冒酷暑、战严寒,走街入巷,早出晚归。在他的努力下,到目前为止,他共采集一标三实信息17299条,准确率达99%以上。由于其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鲜活性,2016年7月12日,我局禁毒大队在江北街60号查获一制毒窝点,但对该窝点具体操作人员具体身份无法核实,正在案侦民警束手无策的时候,通过对黄国友所采集的“一标三实”该房屋基础信息进行查询,核实了违法犯罪人员周某某具体信息,为案件的办理提供了便利。
“一标三实”工作开展以来,黄国友所管辖区,根据其采录的人员信息及入户调查收集信息,共打击违法犯罪人员56人,抓获吸毒人员74人,制毒场所2个,涉赌场所2个,涉黄场所2个。
他临危不惧冲在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和历史第二洪灾,让2020年变得不同寻常,金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社区是最前沿的防控阵地。大年初一正是阖家欢乐之时,黄国友毅然决然选择在这个春节与社区百姓站在一起,打好战“疫”社区阻击战。为了保证排查数据高度准确,“老黄”带着网格员近距离接触涉疫人员,感染风险极大。在这场与时间较量的战争中,他冲锋在前,在一个个潜在风险中摸清一线实情、建立一手台账。三江社区是外来人口最多、场所最复杂的社区,他的脚步走遍了辖区的每一条街巷,辖区内4224户居民有他逐门逐户排查宣传的足迹,131个人员易聚集场所有他宣传疫情防控的身影,50家麻将馆、29家娱乐场所有他逐个下发停业休整的通知,他主动协助卫计部门、街道社区对辖区内21名涉疫人员、108名返乡人员开展每天2次的入户体温采集,帮助隔离人员采购生蔬水果、油盐酱醋、生活日品。在他的努力下,三江社区无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进入汛期以来,金堂遭遇三次洪峰过境,特别是第三次未50年一遇洪水、历史第二高洪峰。赵渡所地处老城区,地势低洼,三江社区位于老城区中心,房屋、人员密集,灾情形势甚为严峻。“老黄”本在家休假,看到防汛通知后,毅然取消休假,第一时间赶到单位,带领辅警挨家挨户通知一楼商铺和住户做好防汛准备并迅速转移。他们拉响警车警报,利用车载扩音器反复呼叫提醒未撤离的群众疏散转移。他全然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顶着瓢泼大雨,踩着过膝的洪水,逐门逐户排查,敲门劝离一楼住户,不放过一个角落。“大爷,你不能留在这里了,大水随时都有可能把这里淹没,必须跟我们离开!”,“大娘,快离开这里,外面的大水就要涌进来了!”经过两小时的全力救援,上千名群众全部撤离到安全地带,成功解除了危情。11时许,水位涨势迅猛,洪水猛兽迅速吞噬了老城区,由于及时转移,辖区内未出现人员伤亡情况。人们都说,遇到危难的时候,“黄警官”总会及时出现。
他笑对生死以苦为乐
2007年10月在连续两天两夜的加班工作后,同事发现“老黄”双眼发黄,有点不对,劝其到医院检查,可由于当时工作走不开,他就说“可能是因为这两天没有休息好”。三天以后,在同事和派出所领导的劝说下,妻子陪同他到总医院检查,检查完后,医生让家属留一下,叫他到一边休息。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侦查工作的他立刻意识到不对,偷偷在门外听。“肝硬化”一个敏感的医学用语钻进“老黄”耳中,沉进他的心里,“老黄”愣了,妻子哭了。他一边无声的扶起妻子,一边不停的安慰“没得事,明天到华西检查一下”。抱着希望黄国友先后到华西、南充等地进行复查,结论相同“肝硬化晚期”,要么换肝要么“保守治疗”。换肝由于费用太高,家庭无力支付,只有保守治疗。为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医生要求必须停止一切工作,保持好休息。经过多方求医问药,2013年4月,“老黄”找到所领导强烈要求上班,说到:“我现在到社区做点和群众打交道的工作还是可以的。”所领导感动之余,告诉他:“你想来就来,身体感觉不好就休息,也不需要请假,具体岗位就不安排了,协助其他同事做做工作。”但“老黄”坚决不同意,他说:“那不行!我都没有把自己当病人,希望你们也不要把我当成病人,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人顶一个人用。”
在老县城的三江社区的16条街巷,21个小组,94个院落都会不时看到一个骑着一辆电瓶车,身着整齐的警服,面带温和笑容的老片警。他风雨无阻、寒暑不分,炎热的天气使他汗流浃背,他不喊累,严重的病痛使他身体疲惫,他不喊苦,他用那钢铁一般的意志始终坚守着岗位,用那骨子里的执着和热忱耕耘着属于他的那一份事业。所领导看到他每天大把大把的吃药,经常劝说他回家休息,可他每次都摇着头说:“我没事!回家也是干呆着,还不如在单位干点活活动活动呢,何况现在派出所这么忙,任务这么重,在这么关键的时候,我作为老民警应该为派出所尽一份力,分一份忧。”
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无私的付出,在伤痛面前,他没有颓然屈服;在苦累面前,他没有轻言退缩,这就是黄国友,他用对工作的那一份热爱和责任感,展现了一个普通党员民警朴实但却闪光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