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为加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部署要求,深入落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今年以来,成都市新津区司法局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队伍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切实做好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化解纠纷535件,摸排纠纷线索38件。
畅通信息渠道 达成及时预防
以“保稳定、促和谐”为主线,持续加强人民调解组织、机制和能力建设,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畅通线上线下渠道,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PLS)等线上方式推送法律知识,线下开展进社区专题法治讲座等法律宣传活动23场,加大对人民调解、公证、法律援助、社区法律顾问等政策法规的宣传,增强群众法治观念,及时了解群众诉求。
研判评估准确 确保及时排查
积极组织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律师等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一季度,开展纠纷排查活动38次,排查发现矛盾纠纷5起,预防纠纷1起,疑难复杂案件1起,组织社区法律顾问为群众、村(社区)及其他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72次,为基层政府提供法律意见建议20条。通过对矛盾纠纷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逐一登记梳理,重点排查邻里关系,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等领域的矛盾纠纷,研判评估各类矛盾纠纷发展趋势和潜在隐患,并向镇(街道)通报相关情况。
建立专业平台 实现及时化解
依靠基层“新乡贤”力量,建成14个个人调解工作室和15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行政调解队伍26支,充分发挥“访调对接”“公调对接”等5大平台联动作用,累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35件,其中邻里纠纷165起,占比30.8%;婚姻家庭纠纷120起,占比22.4%;损害赔偿纠纷68起,占比12.7%;劳动争议纠纷40起;占比7.5%;一季度调解协议已履行517件,占比96.6%,做到了让矛盾纠纷在本村(社区)、本行业、本领域得到及时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