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为大力弘扬英模精神,深入开展公安队伍教育整顿,丹棱县公安局以“汲取榜样力量、砥砺奋进前行”为主题,挖掘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等工作中涌现出的公安民警先进典型,在“丹棱县公安局”新媒体平台推出“每周一星”栏目,带领大家走进优秀基层民警的日常工作中,用文字记录他们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用镜头定格他们一帧帧朴素生动的面孔。
【人物简介】曾振,34岁,2012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特巡警大队副大队长。从警9年来,他一直奋战在维护平安、巡逻防控、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始终坚守初心、忠诚履职,敢于担当、冲锋在前。近年来,他先后被表彰为“全市优秀理论教官”“优秀主办侦查员”,荣获个人嘉奖4次。
在工作之余,他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多次参加马拉松比赛,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此培养出他坚强的意志,异于常人的毅力,以及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勇于担当的良好素质,这些优秀的品格,成就了曾振同志“人民的好警察”形象,他的那些平凡而感人的事迹也像璀璨的珍珠在熠熠生辉,照亮了自己,同时也照亮了他人。
【人物心语】我没破过惊天动地的大案,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工作中应该做的事儿。从警9年,充满欢笑、泪水、汗水及心酸,但更多是珍惜和感恩,仍记入警时,戴上威严警帽的激情荡漾。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守初心,尽心尽力干好自己的工作,用行动践行最初的从警誓言。
——曾振
【同事评价】特巡警大队大队长刘勇刚:“曾振是我们部门的‘拼命三郎’,工作有冲劲、有干劲、勤勤恳恳、尽职尽责,是我们特巡警大队的一面旗帜。”
他的故事
履责尽责 坚守岗位 铸就忠诚警魂
巡逻防控、武装设卡、押解等都是特巡警的主要任务。工作中,曾振勤勤恳恳、冲锋在前,为守护丹棱社会平安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在巡逻工作中总结出勤看、勤问、勤走“三勤”工作法,坚持以街面为阵地,针对违法犯罪活动特点规律,整合信息资源,强化阵地控制,让违法犯罪分子无处遁形。2020年9月,丹棱县公安局连续接到群众反映在公交车上手机、钱包等随身财物被盗的报警。接到报警后,侦查人员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曾振带领队员巡逻至九龙广场时,犯罪嫌疑人出现在他的视线中,他在跟踪多个站台后,乘其下车之机,果断出击,一举擒获。
2020年4月20日,“7.22”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件延伸打击又有重大战果,需将14名犯罪嫌疑人从广西柳州安全押解回丹。曾振接到任务后,带领30余名特巡警队员,迅速奔赴广西柳州,后又马不停蹄、星夜兼程,于4月21日13时顺利将14名犯罪嫌疑人安全押解回丹。期间,曾振同志指挥得当,人员调配合理,整个押解过程安全、顺利,展现出一名优秀的特巡警队员的良好品质,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胸怀大局守护平安 彰显担当作为
各类重大案事件现场总有曾振的身影,他总是主动请缨,冲锋在前,为队员们做出了表率。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接到指令,他便立即组织并全力开展工作。
2019年7月21日晚至22日,丹棱县遭遇特大洪水,张场、双桥镇洪灾严重,曾振带领特巡警大队队员,于22日凌晨2点10分第一时间赶往张场镇、双桥镇抢险救援。得知张场镇大田坝村灾情最为严重,而必经之地的马嘴河桥已被淹1米多深,水流湍急,况且离桥10米远处的下游,有一根电线掉进了河里,危机四伏。在弄清此时已经停电、掉进河里的电线处于无电状态后,20多名救援队员想利用救生圈过河,没有成功。想到河对岸可能有群众被洪水围困,时间就是生命,容不得迟疑,曾振根据河水漫过桥面的流量情况,决定采用手挽手的办法强行过河。拉上救生圈,20多名特警队员冒着稍不留神就会被湍急的河水冲走的危险,手挽手安全过河。到达大田坝村,找到村干部,确认无被困群众后,特警队员迅速返回双桥镇。22日下午1点30分,特警队员正准备吃饭,得知仁美镇到张场镇路口又发生险情,曾振和特警队员顾不上吃饭,又赶往险情地点抢险,一直战斗到下午3点过,这才吃上了当天的“早餐”......
倾心耕耘言传身教 带出精兵强将
在曾振看来,自己做好不是目的,更重要是用自己的行动和行为影响和带出过硬团队。曾振是全市的优秀警务教官,在特巡警大队的日常训练中,曾振坚持从高、从严、从难,模拟实景实情开展针对性、对抗性训练,坚决杜绝做“模特队”、不摆花架子,从而确保特警队伍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一招制敌的特殊作用。
训练场上,他率先垂范,和队员一样每天坚持训练,将所学的战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队员。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烈烈寒风,站军姿、队列训练、应急演练、轻装战术队形协作、盾牌术、擒拿格斗等成为日常科目,衣服湿透又吹干,胶鞋鞋底边缘全部浸透;大雨里电闪雷鸣,特警队员们冒雨拉练……有的队员偶尔也会有小“怨言”,但看到“曾教头”带头训练,皮肤晒得黝黑,任何“抱怨”都烟消云散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曾振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他带领特巡警大队在全市“红蓝对抗”比武训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厚德仁心真诚为民 书写铁汉柔情
曾振同志始终怀揣一颗赤子之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真情和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人民警察不忘初心的铮铮誓言。
2018年1月,曾振和郭维明、邱昌芳夫妇结成扶贫帮扶对子。那一刻开始,曾振便感受到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摆脱贫困的任务不是冰冷的,而是人民警察和人民群众的心连心,是一种温暖的沟通,是一种浓厚的鱼水情。曾振除了通过维修电视、联系铺设自来水管道等措施,努力改善硬件生活设施之外,也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对郭维明夫妇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劝说和教育,让他们更加充分的认识到贫困生活给自己带来的限制以及摆脱贫困生活的必要性。针对邱昌芳常年遭受双膝膝盖骨坏死的困扰,曾振帮忙联系了眉山市人民医院的主治医生,并为其预约了华西医院的骨科专家,开车送夫妻二人去医院检查,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检查和治疗,邱昌芳的腿病已经基本痊愈。郭维明夫妇二人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是在2003年,一场车祸不仅带走了儿子年仅23岁的鲜活生命,更让郭维明家这一个三口之家经历了黄梅不落青梅落的人间惨剧。中秋节和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是当过这些节日时,郭维明夫妇二人只能看着周围邻居阖家欢乐、儿孙绕膝的场景黯然神伤并流下痛苦的眼泪。为了让夫妇二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亲情的温暖,曾振每到节假日都会带领自己的妻儿到郭维明夫妇家中探望,大家一起做饭,一起看电视。毫无亲情关系的两个家庭正是在这种温情的相处中产生了超越亲情的血肉联系,产生了家庭的温度与欢乐。
“只要穿上这身警服,我就充满力量”,曾振说,“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守初心,尽心尽力干好自己的工作,用行动践行最初的从警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