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婧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伟
巴中市司法局自查纠整改环节以来,强化“十个一”措施,让干部职工吃透政策、放下包袱、主动报告,敬畏法纪、如实填报、接受监督,做到全员参与、全员覆盖,提高查纠整改质效。
成立一个领导机构。为保证顽瘴痼疾整治得到有力有效推进,成立以党委书记和局长为组长的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综合组、线索排查组、依法处置组,抽调专人,组建专班推进。
制定一个工作方案。制定出台《巴中市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工作方案》和查纠整改环节工作任务安排计划表,细化了43项具体任务,明确了每项任务的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完成时限。
整治一批顽瘴痼疾。结合司法行政系统实际,明确开展“6+2”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在“六大顽瘴痼疾”的基础上,重点整治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与司法人员不正当接触交往,影响司法公正和司法廉洁;公证、司法鉴定人员违规违法执业,不履职尽责,损害群众利益。
发布一则整治公告。通过设置公示牌及市司法局网站、“巴中司法”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发布公告,及时将本单位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内容对外公开,公示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和问题线索。
设置一个举报信箱。在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办公楼大厅、律师协会、明正司法鉴定中心、基层司法所等显要位置设立举报信箱,畅通举报渠道。
召开一场恳谈会议。召开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专题恳谈会,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管理对象、企业家和人民群众代表畅谈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作风管理、为民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征求相关问题线索。
进行一批谈心谈话。多次多轮开展谈心谈话,深入细致做好思想发动,讲清楚“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讲明白“四种形态”“三个区分开来”,教育引导司法行政干部职工和法律服务人员对党绝对忠诚,放下思想顾虑和心结包袱,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增强自查自纠的政治自觉,如实向组织报告情况。
填写一份自查报告。从领导班子、中层干部、普通干部职工以及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和司法鉴定从业人员,以上率下开展自查,对照“6+2”专项整治内容和党规法纪、整治机关病,逐一检视、逐项查摆,按需多轮如实填报自查事项报告表。
寄送一封廉政家书。通过寄送或干警转送《致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干警家属的一封信》,倡导家属充分发挥“八小时以外”的监督作用,希望干警家属主动配合,如实向组织报告说明问题。
发出一份协查公函。向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发函,提供干警职工和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信息名单,核查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从事经营活动等违规违法情况;提供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信息名单,核查与司法人员不正当接触交往、违规兼职等违规违法情况。
自查整改以来,巴中市司法局发出廉政家书60余封,协查公函10余份,填报自查事项报告表3轮150余份,谈心谈话80余人次,征求意见建议2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