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朱佳琦
“假奶的话,这个字体拍照下来是模糊不清的,正品就很清晰,您看……”4月26日上午,成都市公安局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支队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烟草局专卖处等单位开展了以“全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的“4.26”知识产权保护集中宣传活动,以现场演示、展板展示、发放宣传单、传授识假辨假知识等方式,吸引了千余名群众前往咨询。
记者现场了解到,过去一年,全市公安知识产权犯罪侦查部门高质效打击有效震慑违法犯罪,以公安开展“昆仑2020”“奋进”等系列专项行动为载体,对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领域,集中优势警力,深挖犯罪线索,强化破案攻坚。2020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侦破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和侵犯知识产权案件233起,刑事打击339人,涉案金额2.1亿元。
为持续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合力,市公安局主动联系市检察院、市法院、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行刑衔接机制;联合市文广旅局、市版权局、市市场监管局建立协同联动执法机制,强化情势联判、整体联动。2020年,全市公安会同相关行政部门对烟酒、药店、出版物、食品、冷链等市场开展联合执法600余次,共出动执法警力1800余人次;会同市市场监管局与贵州茅台、宜宾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知名酒企签订《“联合打击维权”合作协议》,强化警企共建,共同打击假冒伪劣,有效维护白酒企业合法权益和健康持续发展。
另外,成都公安还开发建设了“成都食药环知大数据情报侦查实战平台”,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运用,为精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提供靶向指引;研发推广环食药知情报感知源(天府食安通),向社会公众发布“天府食安通”微信程序,面对面向群众征集身边食品药品和假冒伪劣违法犯罪线索。
典型案例:
1、龙泉驿区赖某某、李某某等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2020年1月,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在某购物中心门前广场上发现有商家贩卖假冒知名运动品牌衣服和鞋子,后通过缜密侦查将赖某某、李某某等人挡获。经查,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赖某某、李某某等人为获取非法利益,在明知销售的商品系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情况下,先后到成华区、龙泉驿区等商业区搭建摊位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服饰、裤子、鞋子,销售金额170万余元。赖某东等人明知销售的是假冒注册商标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其行为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2、高新区刘某某等人侵犯著作权案
2018年1月,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接成都市某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报案称其被侵犯著作权,接报后公安机关迅速立案侦查。2018年7月,在山东枣庄市将刘某某、唐某、覃某全部挡获归案。经查,刘某某等三名犯罪嫌疑人仿造某公司游戏,私自架设服务器运营《嘟嘟笑傲》、《嘟嘟诛仙》非牟利长达8年,涉案金额1800万。2020年3月,刘某某等三名犯罪嫌疑人因犯侵犯著作权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2至4年,罚金1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