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出知识产权保护“大礼包”!成都启动知识产权赋能中心建设

  
2021-04-27 11:37:54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朱佳琦

从今年开始启动知识产权赋能中心建设,实行3年建设支持期,按年度绩效评价结果给予资金支持……4月27日,记者从成都市知识产权局获悉,成都再次端出含金量十足的知识产权保护“大礼包”——聚焦“5+5+1”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以电子信息、医药健康、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产业为重点,试点建设一批产业创新知识产权赋能中心。


近年来,成都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聚焦打造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系统整合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技术创新链,着力构建“5+5+1”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持续强化经济承载和辐射带动功能。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让知识产权工作“融入产业创新发展、服务产业功能区”,这是成都市知识产权局打出的“关键一招”。启动建设的知识产权赋能中心,围绕产业链、技术链缺失和薄弱环节布局完善创新链,着力弥补基层和产业功能区知识产权资源不足、专业服务能力欠缺的问题,无疑是成都市推进知识产权“大保护”战略,让知识产权全面融入产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的创新升级之举。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知识产权赋能中心建设为抓手,构建专业化、市场化、嵌入式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保护创新、服务创新的优势,搭建供需精准匹配、知识产权要素聚集的产业融合创新应用场景,持续赋能全市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成都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成都市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未来产业功能区“创新引擎”的知识产权赋能中心,如何紧盯企业痛点,实施靶向赋能?据了解,知识产权赋能中心将以产业头部企业和“爬坡”企业为工作重心,依托专业运营机构,重点围绕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管理四个方面实施精准赋能,引导企业提升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优势。

“赋能中心将精准匹配企业在‘初创、成长、壮大’不同发展阶段所需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方面的政策和服务,让企业能够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大胆创新,从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该负责人表示。

为筑强服务根基、提升服务质效,赋能中心将按照公益性和市场化兼顾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甄选专业能力强、服务质量优、信用良好的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独立或联合承担赋能中心常态化运营服务工作。发挥专业团队资源优势和市场经验,在高价值专利培育、知识产权导航分析、知识产权金融、成果转化运用、维权保护等环节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供给端”创新。

此外,成都市知识产权局将积极发挥财政专项资金激励、引导作用,为赋能中心建设给予“真金白银”的实在支持。同时,还将重点支持产业功能区开展高价值专利中心培育、专利产业导航、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等工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链、产业链。

编辑:谢梦吟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