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英:扶贫没有轻松写意,只有担当与奋斗

  
2021-03-12 19:31:29
     


文雪英(右)在集中安置点进行法治宣讲 受访者供图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她的感悟

唯有用心,帮扶才有保障;唯有动情,帮扶才有实效;唯有精准,脱贫才有希望;唯有实干,小康才能如期。

文雪英是成都市公安局训练支队训管科科长、三级高级警长。2018年,省综合帮扶凉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大会吹响战斗“集结号”,她主动请缨,到大凉山腹地昭觉县开展为期三年的综合帮扶工作。

“从2018年6月到昭觉县帮扶的这三年里,我们从生火烧土豆、挑水扛锄头、见人‘卡莎莎’开始学起,积极从事帮扶工作,天天走村入户,开展禁毒宣讲,进行技术帮带,以教育带动扶志扶智,动员原单位同志为贫困群众捐赠物资、以购代捐,甚至新春佳节都坚守在帮扶岗位上……我们的政法帮扶队员将工作扛在肩上,将困难藏在心中。”文雪英说。

禁毒防艾 让彝区的天更蓝

作为一名公安教育工作者,文雪英将平时做教官、法治宣讲员和法治辅导员的有效经验带到了昭觉。她带动相关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到社区、广场、学校、乡镇等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积极主动配合参与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自觉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每年的彝族年,利用大量外出人员返乡之际,文雪英都会参加由昭觉县禁毒委、艾工委、县妇联组织开展的“妇女面对面”禁毒防艾巡回宣讲活动。“每次宣讲活动,从广大听众入神的聆听、手机的拍录、惊讶的表情、婆娑的泪眼中,我相信男女老少听众都被感动了,更相信通过广泛的传递,更多人会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彝区的天会更蓝,彝区的脱贫奔康之路会更畅。”文雪英说。

真诚帮扶 为老阿妈送去擦脸油

2019年12月23日,文雪英与昭觉县委政法委工作人员马阿各一起来到昭觉县大坝乡柯且村大坝组吉尔呷呷家。

78岁的吉尔呷呷老阿妈是村里的低保兜底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体不好。儿子涉毒受到法律制裁,儿媳外出打工,留下4个读书的孩子。一进门,将毛毯、毛巾等帮扶物资交给老阿妈后,文雪英与马阿各开始打扫起卫生来,教老阿妈和孩子们洗手洗脸。这一天,文雪英去了老阿妈家三次。

第二天,文雪英又去了吉尔呷呷家,因为前一天注意到了老阿妈的脸被风吹伤了,她特意给老阿妈带来了擦脸油,并为她轻轻抹上。

付出爱心 收获爱和感动

文雪英是昭觉县政法综合帮扶队仅有的两名女性之一,在帮扶工作中有着女性独有的细腻和感性。

一次,文雪英在走访中误打误撞走进了一户农家,这家有个小女孩,孩子长得很乖巧但衣着却特别破烂。与小女孩一家交流后,文雪英得知,村子里很多人都搬迁了,但孩子爸爸年纪大了不能外出打工,孩子妈妈患有慢性病,所以主动申请留在山上。离开时,文雪英将身上和车上能给的东西都留了下来。回到县城,文雪英在朋友圈讲述了这个故事并通过发动亲友、带领爱心人士考察交流等办法给小女孩家及村里其他人带去帮助。

如今,小女孩背上了新书包,穿上了新衣服,留在村里的几户人脱贫后继续在奔康的路上加油实干。“爱心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文雪英说,在昭觉的土地上,她和队员们付出了行动和爱,收获了更多的爱和感动。“让我坚定了投身脱贫攻坚的初心。”文雪英说到。

回首三年的帮扶之路,文雪英说:“扶贫工作没有轻松写意,只有担当与奋斗。回想与被扶者交往的点点滴滴,我往往涌起不禁感慨:唯有用心,帮扶才有保障;唯有动情,帮扶才有实效;唯有精准,脱贫才有希望;唯有实干,小康才能如期。”

人物小档

文雪英,成都市公安局训练支队训管科科长、三级高级警长。2018年,主动请缨到昭觉县开展为期三年的综合帮扶工作。她连续三年考评为优秀,并先后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编辑:曾燕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