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良华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冰玉
顾客在美容院进行背部护理,后居然在朋友圈看到自己背部护理的视频,遂将店家告上法庭。近日,成都高新区法院审理并当庭宣判了一该起人格权纠纷案,判决店家在报纸上对原告公开赔礼道歉并全额支持了其主张的5000元精神损害赔偿金。
据悉,成都市民金某去到一家美颜中心进行背部护理。在背部护理过程中,金某裸背趴在按摩床上接受被告工作人员的背部按摩。金某做完背部护理后,为了方便下次消费遂与工作人员添加为微信好友。几天后,金某在该工作人员的微信“朋友圈”看到她分享的裸背按摩小视频,该视频能够完整看到金某被按摩人头部以下至腰部以上处于裸露状态的背部。金某遂向工作人员询问,工作人员也承认了未经金某同意而拍摄了视频。
店家:只露背不露脸不侵犯隐私
随后金某和店家多次协商处理该事未果,遂向高新区法院起诉。庭审中,店家代理人否认对金某存在侵权行为,理由主要是视频中没有出现金某的面部,他人不能识别出该背部是金某本人,店家也无法确定该视频确实就是金某。店家代理人还提出只有漏了“三点”等身体私密部位才属于侵犯隐私权。金某在庭审中表示,最开始工作人员的态度还是很诚恳,但后来店家的店长和代理人完全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其希望通过这个案件给其他类似店铺敲响警钟。
法院:隐私权保护应综合权利人主观心态
法院经审理认为,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民法典》第1032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第1033条规定第4款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在判断是否属于私密部位时,应当结合权利人的主观心态、处于何种场合或者状态并结合普通人的一般认知来综合判断。比如同样是裸露的背部,对于身着露背礼服出席公开仪式的明星而言就没有私密性,而对于在自己房间休息的普通个人就具有私密性。本案中,原告作为一名女性,其在美颜中心裸背接受按摩时完全裸露的背部应当属于私密部位。
法院一审当庭宣判,作出上诉判决。
该案承办法官罗良华提醒广大经营者,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无小事,作为经营者必须加强学习并严格遵守民法典关于隐私权的最新规定,主动避免出现本案类似的事件。如果无意犯错,也应积极查找自身问题并主动道歉、赔偿以争取消费者谅解。如果枉顾法律规定和事实而不断狡辩和“冷处理”,不仅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更会失去广大消费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