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神县坚持党建引领、以“新”换“心”,投入2.47亿元改造老旧小区223个,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老旧小区治理的青神路径,提高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听诉求聚共识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错综复杂,对此,青神县老旧小区全覆盖成立小区党支部,形成“党支部+业委会”自治格局,老旧小区治理从此有了“主心骨”。党支部以“听诉求、答疑问、聚共识”为主要内容,召开小区坝坝会、小区夜话等860余场次,就老旧小区拆违拆围、新增绿地、规划停车位等问题“面对面”征集居民意见980余条,号准了老旧小区改造的“需求脉”。
“会诊”老旧小区改造难点痛点
青神县安装公司、老审计局、盛德小区3个小区修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改造前,3个小区有围墙阻隔,乱搭乱建现象严重。青神县推动3个老旧小区合并管理,共拆除违建约1109平方米,拆除围墙6处。“现在小区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了,增加了停车位,还增加了一些公共资源和设施,我们住得更舒心了。”小区居民李女士笑着说。
违法违规建筑是城市肌体的“顽疾”,也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难点和痛点。为此,青神县开出两剂良方。一是广泛宣传、形成共识。实施户户走到行动,深入小区开展宣传教育;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小区党组织作用,主动与违建住户沟通协调,形成“违建快拆”的势头。目前,青神县已拆除各类违章建筑93处约10000平方。
小区党支部发挥基层堡垒作用
青神县把制度机制建设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建立健全三项制度,破解小区治理短板和居民痛点。一是建立互助制度。小区党支部定期收集居民诉求,发布服务项目,引导居民开展互助服务。二是健全议事制度,由小区党支部牵头,定期研究小区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完善保障制度,落实老旧小区治理经费。
青神县青枫小区坚持“改治”结合,一手抓硬件建设,通过实施道路黑化、水电气表分户,健身设施等,做美“大环境”;一手抓软件建设,通过建好用好“青枫家客厅”“居民课堂”,营造“家氛围”,实现了小区环境由乱到治、小区民心由散到聚的转变。
提升组织力增强向心力
青神县大力弘扬邻里互助精神,多举措提升小区党支部组织力,增强居民向心力。依托节日举办亲子运动会、小区坝坝宴等邻里活动,通过活动增进了解、打开“心墙”。鼓励小区居民依据个人意愿培育自治组织,引导小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植入文化强精神。在公共空间打造青神“老八景”、民俗馆等文化场景,发动居民设计小区标志、修订小区公约,增强居民对小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青神县福家小区是开放式老旧小区,小区人员组成复杂、遗留问题较多。该小区党支部担当担责,发动居民修订“福家公约”,通过“福家联席会”解决居民诉求,开展“福家活动”拉近邻里关系,实现了邻里一家亲。该小区党支部书记王志明感叹,“小区是我家,我不爱她谁爱她;小区有我房,我不帮忙谁帮忙。”通过改治并行,福家小区居住环境大为改善、邻里关系更加和睦。
周华 张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