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屈子歌——再读《史记·屈原列传》

  
2024-06-07 16:29:48
     

□ 寒江雪

  
  又到端午。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戴香囊等习俗,据说都是为了纪念自沉于汨罗江的屈原。十五年前的端午节,血气方刚的我初读《史记·屈原列传》,看得热血沸腾,愤懑满怀,写下《我为屈子歌》:
  
  汨罗清,汨罗浊。
  
  纳屈子者清,丧屈子者浊。
  
  清浊汨罗,千秋功过,
  
  且听我为屈子歌。
  
  瑾瑜比洁明志意以争日月,
  
  万年赞颂。
  
  忧愁忧思赋离骚而兼风雅,
  
  千载吟哦。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奈子志洁,行廉者何?
  
  颜色憔悴,泽畔行吟,长路漫漫,苦思苦索。
  
  形容枯槁,怆然浩叹,山河破碎,心忧故国。
  
  耻与鸡鹜争食,怒而飞,搏击长空,愿与黄鹄比翼。
  
  羞与驽马并辔,忿而驰,腾跃万里,宁与骐骥亢轭。
  
  以身之察察,焉能受物之汶汶?
  
  以皓皓之白,岂可蒙世俗之温蠖?
  
  卓然独立,只因众人皆醉,
  
  身影孤清,是为举世浑浊。
  
  俗世难容,贤士无名,廉贞谁与评说?
  
  纵身入湘流——
  
  荡涤千层浊浪,扬起万丈清波。
  
  一缕忠魂,昂昂若千里之驹,踏云乘雾,直蹈天河。
  
  屈子,屈子,魂兮归来,且听我为你歌。

  
  诗虽不成行,歌虽不成调,却倾尽了我对屈原际遇的同情,对屈原蒙冤的不平,对屈原高洁的仰慕,对屈原忠贞的赞颂。
  
  十五年后,再读《史记·屈原列传》,依旧感慨良多,但却有了不一样的评述。这也许是十五年风雨兼程的积累带来的“成熟”?抑或是十五年人生领悟到的“真谛”?不得而知!
  
  我以为《史记·屈原列传》最为经典的桥段是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孤高自许竟至于斯!刚直耿介竟至于此!这让我即刻想到了孔老夫子的宁武子之论:“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与屈原孰是孰非?谁对谁错?该如何取舍?我且两相对比下。
  
  屈原,亦刚亦直,宁折不弯,汨罗自沉——不念着“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宁武子,且智且愚,左右逢源,青山常在——谨记了“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一个无时不刚,犯颜直谏,屡失王心;无处不直,举世混浊,唯我独清。
  
  一个有道则智,政通人和,甘棠遗爱;无道则愚,明哲保身,以待时日。
  
  一个恐惧于黄昏后的黑暗,拾级而上,追赶西边的落日。
  
  一个寄希望于灿烂的明天,回转身来,静待明日的朝阳。
  
  如此,你该作何选择?十五年前,我愿成为屈子的影子。而今,我谓屈子:上不能取信于君,使君王亲贤远佞,以振朝纲;下不能造福于民,为民生兴利除弊,以安黎庶。则何以立于庙堂之上?信而见疑则赋离骚而怨诽,不知计将安出;忠而见放则赋怀沙而自伤,仰天徒叹奈何。则何不寄情山水,相忘于江湖?
  
  而今,我评屈子:孤高自傲,却拥有一颗吹弹可破的玲珑玻璃心;志向远大,却没有扭转乾坤的经天纬地才。作为理想主义者,屈子可以在笔墨纸砚中汪洋恣肆,却真的不适合在金殿丹陛下发号施令。
  
  后人将风、骚并称,恰如其分:风者,发乎桑间濮上之民间;骚者,适于文人墨客之抒怀。独领风骚的屈原,非要高居庙堂“訏谟定命,远猷辰告”,注定的悲剧——悲剧在于不胜其任。屈原是一位有风骨的文士,是不肯同流合污的文学大师,却不是一个有智谋的政客,不是可以忍辱负重的政治大家。
  
  古人身后重谥号。窃以为,屈子道德博厚、学识渊深,笔墨间凤采鸾章、字字珠玉,当得起一个“文”字,甚至是华夏首“文”。若非要在政事上加个评价,其优柔寡断、慈仁少智,面对逆境束手无策,却可与其忠于的楚怀王共享一个“怀”字。我真心希望,他就是“屈文子”,而不是“屈文怀”!
  
  这里,我又想腹诽一下太史公:为史官者,秉笔直书为第一,不能因自己的喜好而任意褒贬。亲者褒,如一生不得封侯的李广,仇者贬,如雄才大略的汉武,已令人颇有微词。于屈原,“明于治乱”却被乱臣构陷则又一例证!但一句“空悲吊湘”却微言大义,春秋之笔!
  
  屈子生得孤独,死得悲壮。他将孤独演绎成一种伟大的情感——他携着孤独奔向自由!他将死亡刻画成一种唯美的告别——“他的诗,是作品,他的死,也是作品,是一种自我完成”。但他却无法将逆境扭转为奋进的事业、灿烂的人生。“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他不是猛士,他只是文士,忠贞不渝却无力回天的文士。所以,面对惨淡的人生,他的选择是一死了之的逃避,去天国寻找快乐自由!汨罗江的浊浪湮没了他孤独的身影,龙舟竞渡追之不及;汨罗江的清波却将他的爱放逐在浪涛之上,凝聚成《离骚》《天问》《九歌》,流布中华大地,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这份大爱,让我们追思他,怀念他,敬仰他!
  
  屈子,屈子,一代文宗,魂兮归来,且听我为你唱一首龙舟竞渡歌!
  
  (作者单位: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