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红土情

  
2017-01-12 10:14:02
     

孙国贤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从鄂豫皖经通江两河口入川,开始了创建川陕苏区革命根据地血与火的斗争,创造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草帽子儿十八转,红军来到通江县。”1932年,红四方面军由两河口入川,建立了以通江为首府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时至今日,那段红色的峥嵘岁月早已逝去,但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依然凝聚在发黄的老照片、陈旧的手迹里,镌刻在石碑上苍劲有力的笔画中,汇集在纪念墙上一个个烈士的名字里……

2010年初,我有幸来到这座红军城,同300多名公安民警一道,日夜守护着80万通江人民的平安幸福。

李杰,这个不到30岁的年轻民警,不经意间走进了我的视线。那是一次工作上的交集,市里的工作组来检查工作,李杰当时担任内勤民警,我看他准备的资料详尽有序,汇报工作如数家珍,就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位英俊的战友。

不久,他和另一名同志被派往毛浴镇,组建新的派出所。毛浴是红军精神的发祥地。1933年,红军在这里召开了党政工作会议,制定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后来,这十六个字成为光耀千秋的“红军精神”。我对他讲,到毛浴工作,要找准那里的传承和精神,对接好历史和现实,摸清辖区情况,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其实,以当时的警力状况,派两个人去支撑一个派出所,大家都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只希望他们去那里工作以后,维护好当地的治安大局便可。然而,这个刚参加公安工作不到两年的小伙子铆足了劲,在那里干得有声有色,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不仅如此,他还深入思考,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提炼,撰写了不少信息和工作简报,这让全局的同志对他刮目相看。

2011年7月,通江发生特大洪灾,李杰在县城的家也遭到洪水浸泡。面对家人的召唤,他忍着泪水投入到抗洪抢险一线。毛浴地势低洼,洪水十分凶猛,他不顾个人安危,连续奋战数个昼夜,安全转移群众400多人,被辖区群众喻为“生命的轻舟”。

这些年来,李杰先后荣获了“优秀调解民警”“十佳爱民模范”等荣誉称号。但每次通电话,他都很谦逊,说没干出什么成绩。他说得最多的,是感恩有幸成为一名公安民警,让他增加了见识和阅历,并能以自己的一己之力服务社会。言语间,他也有过惆怅和叹息,说因为公安工作的特殊性,最愧欠的是当教师的妻子,没有时间陪伴她;最对不起的人是自己的女儿,参加公安工作多年,他从没带女儿到远方旅行过。

2012年,他被调到民胜镇工作。“难管不过鹦哥嘴,民胜不乱全县稳”。民胜是通江的西大门,由于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治安状况历来十分复杂。李杰迎难而上,用实干加巧干,为辖区7万多群众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而他自己,也完成了从民警到副所长再到所长的华丽转身。

打铁还需本身硬。李杰在吃透民胜的区情后,提出了“勤学强修养、勤走明家底、勤思添措施、勤练防未然”的“四勤工作法”。他的足迹踏遍了方圆204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哪里有安全隐患,哪里存在矛盾纠纷,哪家有困难,他都了如指掌。针对派出所工作贴近人民群众的实际,他积极推行“一句话问候,一张笑脸相迎,一杯茶水相送、一把凳子请坐,一个满意答复”为内容的“五个一”亲情式服务,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不仅如此,李杰还十分注重对困难群众的帮扶。2015年8月,杨柏乡盘龙山村村民任正和来到民胜派出所,几度哽咽:“谢谢你们公安同志了,我女儿终于可以去读大学了……你们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原来,李杰在盘龙山村处理一起民事纠纷时,得知任正和夫妇因双目失明,身体残疾导致家庭十分贫困,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后,因无钱读书面临辍学。李杰听后十分着急,立即赶往任正和家,进行思想安抚,并留下身上仅有的500元钱。之后几天里,李杰发动身边的朋友、同事、辖区企业、慈善人士奉献爱心,募集资金1万余元,帮助联系助学贷款3万元,圆了一个贫困学子的大学梦。

而面对违法犯罪,他却疾恶如仇,舍生忘死。在开展缉枪治爆专项行动中,他先后采取蹲点布控、化装上门、引蛇出洞等办法,两次孤身潜入犯罪嫌疑人家中并将其制服。办案民警从嫌疑人家中搜出5支成品火药枪,且每支均已装填好火药和钢珠。事后,有人问李杰:“你一个人两次去嫌疑人家里,不害怕吗?”“我也怕呀,但我是人民警察,在我辖区里发生的事情,我不上谁上?”李杰回答得很干脆。

2016年1月,在全市公安工作会议上,李杰所带领的民胜派出所被荣记集体三等功,他本人也被荣记个人三等功。从领奖台下来,我握住他的手,问他心底的力量从何而来?他说:“我们通江的老百姓太纯朴了。当年,23万通江儿女就有5万人参加红军,到新中国成立时仅幸存4000余人,在王坪红军烈士陵园里,长眠着25048名红军将士。我们的先辈付出了如此巨大的牺牲,今天,通江的老百姓有理由过得平安幸福。谁叫我们是红军的后代呢!”

是的,作为公安民警,我们接过了革命先辈手中的火炬,把平安的梦想化作了心底虔诚的信仰。这信仰,是我们心中的阳光。(本文有删节)(作者系巴中市公安局宣传处处长、四川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