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给力 生死救援中的尖刀部队

  
2016-09-27 10:04:30
     

支队政委叶杨(左)现场指挥救援

转移受伤群众

紧急转移被困群众

吴从昊 景文军 本报记者 唐万贵 文/图

“在此次抗洪救灾行动中,消防官兵反应行动快,救援力量精干、措施科学有效,抢救被困群众及时。”赶赴现场指挥救灾工作的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宁、攀枝花市委书记张剡等省市领导对攀枝花市公安消防支队第一时间展开救援工作表示高度肯定。

一份责任、一份坚守、一份爱心、一份担当……连日来,面对“最强降雨”,攀枝花市公安消防支队全体官兵没有犹豫、没有退缩,始终冲锋在前,坚守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担当。

迅速反应救援高效

在9月18日中午接到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后,攀枝花市消防支队全勤指挥部立即实行“24小时+2”即两班全勤指挥部24小时值守制度,并第一时间召开视频调度会,全面检查维护车辆132台、维护更新器材装备400余件套,提前做好“备战”工作,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随着暴雨的持续,9月19日早上7时开始的不到一个小时内,“119”指挥中心先后就接到报警电话65起。灾情就是命令,该支队立即启动《重大自然灾害救援预案》,按照最高的“橙色”调度等级,调派辖区8个中队分别赶赴各处灾害地开展救援。支队值班首长政委叶杨当即召开“战前紧急部署会”,并率领在家党委成员、全勤指挥部分赴仁和主城区、瓜子坪、务本、大田、平地等重灾区,坐镇一线亲自指挥。

救援行动中,该支队指挥中心紧密跟踪接处警数据,全勤指挥部每小时进行信息搜集和灾害评估,并在每个救援点实行4G无线图像传输,适时共享至全勤指挥部、大队、中队、班小组四级指挥网络体系。针对不断新增的多点位险情,依托攻坚组集训班、干部全员培训班成立2个抢险攻坚队和调派7个应急救援机动队,进行全市跨区域增援作战。期间,该支队共调派救生圈185个、救生衣279件、救援绳2500余米以及通信、破拆、抛投、照明、防化等共8大类救援装备器材1150余件套,调派雷达、音频、视频生命探测仪和折叠担架、气囊、救援梯等特种装备器材230余件套,调派多功能抢险救援车、移动照明车、洗消车、通讯指挥车等特种车辆30余辆,保证了多种手段高效营救和夜间连续作战,消防官兵也成为此次抗洪救灾行动中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

始终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救援首位,全市消防官兵在做好被困人员营救工作的同时,还对群众的家庭财产积极进行抢救保护,共疏散转移电视、冰箱等各类财产物资40余件套。始终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与受灾群众共渡难关,特别是安排了6个执勤小组,对重点部位、单位、区域进行现场值守,共派出12个防火监督小组深入灾区进行防火知识宣传及防火巡查,坚决确保灾区的后续消防安全。

在此次9·19抗洪救灾中,该支队官兵积极发挥救援主力军作用,连续奋战41小时,共接处警43起,出动救援车辆96台次、参战官兵528人次;共营救被困人员143人,占全市所有被困人员营救数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共疏散人员达600余人,约占全市所有被疏散人员的五分之一。“‘9.19’强降雨地质灾害救援中,全支队快速反应、紧急部署、科学调度,第一时间组织官兵投入抗洪救灾,充分发挥救援专业优势,冲锋战斗在危难一线最前沿,成为全市所有抗洪救援力量中的尖刀拳头部队,用骄人的战绩为党和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市公安消防支队政委叶杨高兴地说。

生死救援中的感人瞬间

在这场罕见的自然灾害面前,一个个救援故事催人泪下,一份份感动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

【镜头一】 暴雨中进村救出18名村民

9月19日7时12分,该支队接到第一个报警电话:瓜子坪硫磺沟工农道班桥附近发生泥石流,村民被困情况紧急。随即,支队迅速调派瓜子坪消防中队、特勤中队2辆消防车12人赶赴现场。

8时15分,救援人员抵达瓜子坪硫磺沟,因泥石流、山体滑坡,道路已被中断。时间就是生命,救援官兵立即背上救援设备徒步前进到达村民被困位置。现场暴雨还在一直下,几名救援官兵横渡泥石流区域搭建好长约50米的牵引横渡绳,然后将村民背到救援点,帮助村民穿戴好安全腰带,做好防护措施,将村民安全送出被困点。

经过连续奋战近10个小时,18名被困的村民被救出,其中包括4名老人、2名小孩,他们中年纪最大的89岁,最小的仅2岁。

在救出89岁的老人时,消防战士江俊更是顾不上吃饭,抱起行动不便的老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泥水里送往安全区……

在瓜子坪硫磺沟救援现场,年仅21岁的年轻消防战士李明波参加了当天的救援行动,并背出了5名被困村民,年轻的他再次用行动书写了一个军人的担当。

救援行动中,他和其他救援人员在一条小河沟上搭建起一座长约4米、宽约50厘米的临时通行桥,将被困村民背过桥,送到安置点。当天,李明波一共背出5名村民。下午,李明波又随救援队伍前往受灾严重的务本乡,投入到另一场战役中。

【镜头二】 冒雨徒步两公里疏散11名工人

9月19日中午,攀枝花市万和塑料厂内多名工人被困,且附近山体随时可能再次滑坡,6名消防官兵立即冒雨前往救援。

然而前行的路已经被山上滚落的石头、垮塌的泥土阻断,车辆是进不去了,于是消防官兵冒着滂沱大雨徒步前进。在大雨中走了两公里的6名消防官兵已经全身湿透,到达目的地便投入到救援当中。近3个小时后,被困的11名工人被成功救出危险区域。

【镜头三】 消防5勇士趟过洪水营救被困老人

9月19日,在该市仁和大田镇。一户农家的二层小楼被汹涌洪水隔绝,一名年约七旬且患有疾病的老人在楼顶无助地张望着。

为了尽快营救老人,5名消防官兵趟过淹没膝盖的洪水,到达老人居住的小楼。消防官兵在屋顶绑好牵引横渡绳,搭好救援单架,帮助老人脱离被困点,送上救护车。来不及问老人的名字,消防官兵又赶往下一个受灾点。

【镜头四】 灾后送去饮用水暖民心

9月22日一大早,攀枝花的天空已经转晴,大田镇灾后的多个安置点急缺生活用水。闻听这一消息的消防官兵,立刻出动2辆水罐车来往行程300余公里为大田镇4个村、1000余户及2个受灾群众安置点总计运输生活用水达32吨。

中午时分,又出动2辆水罐车及5名官兵,驱车70公里为啊喇乡2个村、80余户村民运输生活用水7吨。

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公安消防部队;这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过硬队伍;这更是一支关键时刻让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依赖和信任的消防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