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岌岌可危 反诈唯快不破

  
2025-11-06 11:42:30
     

面对“高额回报投资”“代办追债”“邮寄现金充值”等话术,你是否动心?小心,这些都是诈骗。我省各级公安民警积极开展反诈工作,面对诈骗人员层出不穷的诈骗“套路”,民警见招拆招,与时间赛跑,采取各类方式拦截群众资金,全力挽回群众损失。

攀枝花

黄金已邮寄警方两次拦下两个包裹

诈骗人员冒充投资顾问,让其购买黄金寄到指定地点,声称用于“高额回报投资”。近日,攀枝花市公安局仁和区分局接到预警,辖区居民钟女士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已购买1.7万元黄金准备寄给诈骗人员。民警紧急出动,与邮政管理局两次联手,终于帮钟女士将价值3万元的黄金追回。

据悉,接到攀枝花市公安局紧急预警后,仁和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罗喜来和反诈民警李嘉杰、刘正翔立即联系钟女士。没想到,电话那头的钟女士一口否认,随即挂断电话,之后再也联系不上。

民警立即转变思路,通过梳理线索发现快递单号,并锁定了包裹去向。他们一边联系快递网点,一边上报攀枝花市公安局,请求邮政管理局协调拦截。

当日13时许,好消息传来——在某快递公司前进镇中转站,锁定包裹被成功截住,里面正是钟女士寄出的价值1.7万元黄金。

但事情还没结束。经过民警耐心沟通,惊魂未定的钟女士才吞吞吐吐地说出实情:“之前还寄了一个1.3万元的……”民警心头一紧,立即再次联系快递中转站。民警经查询发现,这个包裹已经发往昆明中转。时间紧迫,警方立即与快递公司启动紧急预案,最终在昆明中转站成功拦截到这个包裹,并将其退回至攀枝花。

至此,两个包裹、总值3万元的黄金全部追回。经了解,钟女士遭遇的是虚假投资诈骗。诈骗人员冒充投资顾问,让她购买黄金寄到指定地点,声称用于“高额回报投资”。警方提醒

凡是要求购买贵重物品寄往陌生地址的,都是诈骗;接到96110反诈专线一定要接听;见到民警上门劝阻一定要配合;遇到要求寄递贵重品的“投资机会”一定要警惕。

(刘子瑜 郑攀汉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唐万贵)

雅安

“律师”可代办追债?她刚准备转账,警察来了

旧债未讨,被欠的款项追索无门之际,一名“北京律师”彷佛成了救命稻草。殊不知,这竟是一个精心编织的骗局,险些让事主王女士“旧债未讨,又添新债”。近日,雅安市公安局名山区分局与辖区银行快速联动,成功拦截一起“代办追债”电信网络诈骗,为群众止损上万元。

10月21日上午9时许,雅安市公安局名山区分局新店派出所接到辖区银行发来的紧急通报——一名王女士执意要向一个陌生个人账户转账1万多元,用途写着“法律事务”。

民警闻讯立即出动,名山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也同步启动劝阻机制。原来,王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律师”的电话,对方对她的债务情况了如指掌,声称只要缴纳一笔“诉讼启动费”和“关系打点费”,就能走“特殊渠道”帮她快速追回全部欠款。信以为真的王女士,就这样走进了银行准备转账。

关键时刻,细心的银行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发现,王女士欲将款项转入一个私人账户。职业敏感让工作人员意识到这极可能是一起诈骗,随即启动了警银联动机制,向新店派出所发出紧急通报。

民警迅速赶到现场。起初,深陷“套路”的王女士仍坚持己见,对“律师”的承诺抱有幻想。面对这一情况,民警没有简单说教,而是结合反诈中心提供的类似案例,从“情、理、法”多角度展开耐心劝解。

民警明确指出:“正规律师绝不会在事前以任何名义要求当事人支付‘特殊渠道费’或‘关系打点费’。”这番话如醍醐灌顶,加上真实案例的佐证,王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险些上当,放弃了转账。

事后,王女士对及时出手的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表达了衷心感谢。

警方提醒

当前,代办追偿、冒充公检法及刷单返利类诈骗案件较为高发。所有声称“有内部渠道”“需提前付费”才能追回欠款的,都是诈骗,解决债务纠纷,一定要走正规法律途径。

(名山公安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棕贤)

资阳

让人荒郊野外挖坑埋现金?原是骗术升级

“真的是鬼迷心窍,我竟然会心甘情愿地去荒郊野地埋现金。”回忆起刚经历的诈骗,王大姐还是禁不住一阵后怕。近日,家住资阳市雁江区的王大姐在诈骗电话诱导下,乘坐出租车赶到200多公里外的高速路乡镇出口,并险些亲手将4.5万元现金埋入荒郊野地里。关键时刻,资阳市公安局雁江区分局民警及时赶到,阻止了王大姐。

事情源于王大姐最近收到的一个包裹,包裹内附了一张二维码,称可扫码参加投资学习课程。对方承诺“充值学习可退费”,王大姐先后从几百元充值到几千元,起初未觉异常。然而,很快她的账户被“系统锁死”,并被告知需再充值4.5万元进行解锁,否则无法取回此前投资款。

骗局随即升级,王大姐在恐慌下信以为真,开始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她将4.5万元现金用报纸、塑料袋层层包裹后,按照对方发送的定位信息,搭乘出租车赶往眉山市仁寿县一处偏僻农村。对方要求她将钱挖坑埋好,并拍照上传“已封存”,随后立刻离开现场,会有人来取走现金。

资阳公安通过反诈预警系统发现异常后,第一时间拨打王大姐电话进行劝阻。然而,她坚称“给儿子办婚礼取钱”,刻意隐瞒真相。民警察觉情况可疑,持续追踪其行踪,并联系出租车司机协助核实。司机回忆称,王大姐上车时特意叮嘱“到地方后你在车上等我一会儿,等我办完事,再送我回资阳”。司机表示,王大姐对办事内容三缄其口,让人心生疑虑。

民警再次拨通大姐电话问道:“你现在是不是站在一个偏僻的农村地里?对方是不是让你把封好的钱挖个坑埋进去,并拍照上传,然后离开现场?”王大姐没有想到,正准备执行的指令被警方一语道破,她惊讶地问:“你们怎么知道的?”

民警解释说:“近期类似案件频发,这样的套路我们早已掌握。”

最终,在民警耐心劝导下,王大姐放弃交付现金,搭乘出租车返回资阳。民警在高速路口迎接她时,确认4.5万元完好无损,这场骗局终于画上句号。

警方提醒

任何涉及“安全账户”“涉案资金”“封存现金”或“充值解锁”等说法,均为诈骗;一旦遇到可疑来电或投资信息,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刘云涛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夕又)

成都

手机被远程操控转账民警及时取卡断网关机

“警官,快帮我看看!手机被他们控制了,钱还在转!”近日,成都的唐女士急匆匆来到成都市公安局天府新区分局华阳派出所求助,她的手机此时正在被远程操控意图转账,民警及时出手,帮唐女士保住了财产。

当日14时许,唐女士冲进华阳派出所值班室,双手紧攥着屏幕不断闪动的手机。此刻,她的手机正处于屏幕共享状态,通话界面那头,“百万保险退款”的“工作人员”还在远程操控她的设备,手机银行短信不断弹出转账信息。

正在值班室值守的民警温鑫、辅警孔维杰迅速上前询问。原来,唐女士此前接到自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来电,对方以“百万保单可办理全额退款”为诱饵,引导她下载了一款陌生App。“工作人员”要求唐女士填写个人信息并进行人脸识别,又多次索要短信验证码,唐女士看着对方不断要求“授权远程操作”,察觉到不对劲,果断中断操作直奔派出所求助。

但是,主动的操作虽然中断了,但手机屏幕上远程操控的光标仍在跳动,通话并未中断,屏幕对面的“黑手”还在持续操作。“我是华阳派出所民警,立即停止操作!”温鑫立即对着手机喊话。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听到“民警”二字后,马上挂断电话。电话虽然挂断了,但屏幕共享的风险并未解除,温鑫马上取出手机卡切断网络连接,再强制按下电源键终止所有后台操作。短短几十秒间,民警分秒必争,与诈骗人员“隔空赛跑”,最终,唐女士卡里的20余万元被止付。

“还好您来得及时,再晚一步,这些钱就危险了!”温鑫的话让唐女士既后怕又庆幸。原来,诈骗人员通过App获取了唐女士的手机控制权,再利用人脸识别、验证码骗取支付权限,若不是她及时醒悟求助,民警第一时间切断远程连接,账户内的20余万元存款很可能被全部转走。

警方提醒

这类“保险退款”诈骗,往往以“零成本得实惠”为幌子,诱导群众下载不明App获取手机设备控制权,再通过人脸识别、短信验证码突破支付防线,能远程将卡内的钱转走。广大群众一定不要下载不明来源的App,察觉不对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冰玉)

眉山

老人要转钱给“儿子”买车警银联动守住7万元

近日,眉山市公安局彭山区分局阻止一起针对老年群体的“仿冒亲属”电信网络诈骗案,为群众挽回7万元损失。

11月初,辖区建设银行为一名老年客户办理业务时发现异常,老人要求提前支取7万元定期存款,称“美国工作的儿子急需现金买车”,却无法提供与儿子的近期沟通记录,仅表示“刚接到英国来电,对方自称是儿子”。银行工作人员察觉异常,立即报警求助。

“我儿子回不来,买车急用钱,你们凭什么拦我!”民警抵达现场时,老人因被劝阻而哭闹不止。面对老人的焦虑,民警一边耐心安抚,一边核查老人手机通话记录,发现通话记录中确有一通来自英国的未备注号码来电。结合老人此前“儿子在美国工作”的陈述,民警敏锐察觉到矛盾,儿子在美国却通过英国号码联系,且要求现金交易,明显不符合常理。

为彻底核实情况,民警尝试直接联系老人儿子,但因时差问题,微信、电话均无人接听。随即,民警迅速查询家属信息,联系上老人的妹妹。妹妹到场协助视频连线,最终联系上美国的儿子。经核实,老人儿子明确表示“从未向母亲索要买车钱,也未用英国号码联系过她”。至此,老人方才醒悟:自己遭遇了诈骗。

确认自己被骗,老人当场取消了取现业务,并对银行工作人员和民警的及时帮助连声道谢。

(张韵)

遂宁

3万余元现金已备好民警紧急拦截

“准备好现金,线下交易……”这不是商业往来,而是诈骗人员精心设计的骗局。近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拦截行动紧张展开,就在受害人即将把3.2万元现金交到“车手”手中的关键时刻,民警及时出现,成功拦截。

遂宁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近日接到遂宁市公安局下发高危预警线索,称一名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正按诈骗人员指令,准备在新桥镇某处向所谓的“车手”当面交付被骗资金。经开区公安分局立即启动涉诈线索快速核查机制,反诈中心同步开展联合研判。

通过分析受害人乘坐车辆轨迹,警方发现车辆正由桂花镇向新桥镇方向移动。为阻断资金转移,经开区公安分局新桥派出所在必经之路部署警力实施动态拦截。与此同时,民警多次致电受害人杨某,向其剖析诈骗手段。

经过近20分钟的耐心沟通,杨某终于醒悟,情绪逐渐平复后,主动前往新桥派出所配合工作。经核实,杨某通过社交媒体广告下载了一款App,对方以“充值返现”为诱饵,逐步诱导杨某向指定账户转账3万余元后,次日,对方又谎称“交易金额过大,无法线上操作”,要求杨某准备3.2万元现金,以“线下交付”的方式完成所谓“返现交易”。

所幸民警及时介入,为杨某挽回经济损失3.2万元,有效阻断了诈骗链条。

(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