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政法机关细化措施为民办实事

  
2021-07-29 11:40:12
     

 

  党史学习教育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泸州政法机关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政法职能、聚焦为民主线,认真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揽子清单,不断细化服务措施、创新服务载体、狠抓服务实效,真正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努力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办实事。
  
  突出“实”字 答好为民服务“基础题”

  
  开门纳谏问民需。为确保民生服务和群众需求“共振合拍”,全市政法机关在出台“为民办实事13项举措”的基础上,集中开展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三问”活动,组织“千名政法干警大走访、解难题”,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目前,全市政法机关累计召开意见座谈182场次,为群众办实事2.1万余件,开展“五进”等活动4441场次,收集意见建议1861条。
  
  扫黑除恶守民安。积极顺应群众期待期盼,持续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以“破网打伞”“打财断血”为牵引,展现政法机关黑恶必除、除恶务尽的坚定决心。今年以来新立案侦办恶势力犯罪集团案3件,查处“保护伞”问题6人。深入开展涉黑涉恶案件(线索)倒查,市扫黑办组织联合工作组倒查涉黑涉恶重点案件18件、重点线索27条,从中新发现干警违纪违法线索3条,按规定移送有关单位处置。市检察院“8·2”专案组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优秀集体”,是全省获此殊荣的三个集体之一。
  
  反诈会战护民利。切实加大对严重影响社会安定的突出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结合当前多发、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严峻形势,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问题,将工作纳入全市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一体化推进。在全省率先建成集预警信息推送、“网银”干扰、拦截反制于一体的综合反诈系统。今年以来共冻结涉案资金1.3亿元,劝阻群众5962人次,累计挽回经济损失1.79亿元。
  
  矛盾销号解民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涉法涉诉信访疑难问题,全市政法机关注重因案施策,全面加大对各类矛盾风险的集中排查化解力度,最大限度推动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全市“治重化积”工作经验在全省作交流发言。扎实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市县乡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全覆盖建成,建立“黄蓝红”矛盾纠纷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成功打造叙永县“石榴籽”、纳溪区“乡里乡清”等特色调解品牌,上半年成功化解各类纠纷12030件,调解成功率99%。
  
  突出“广”字 答好便民惠民“拓展题”
  
  纾困解难提速度。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为基层减负担,持续深化巩固“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推动审批事项“瘦身”、流程“减肥”、时限“缩水”、权责“下放”。市司法局牵头针对“0证明城市”成果,实施持续跟踪整治,清理取消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索要的证明6923项,取消后每年约减少证明材料150万份。将市本级787个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证明事项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放管服”改革工作经验被《人民日报》报道,将“泸州经验”推广全国。
  
  服务前移添温度。集中推出“一站、前移、通办、容缺、上门、无纸”等创新方式,开通川渝户口迁移、车辆查验、期满换证自助体检“一站式”服务,办理迁入业务1821笔,受理车管通办业务1148笔。首创全省户籍窗口入驻医院,全市新生儿户籍业务实现跨区域办理。
  
  营商优化加力度。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网络传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涉税案件,推动成立全国首个白酒园区法庭,发起“泸州知识产权护航联盟”,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和群众的合法权益。全市共立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33起,涉案金额10.04亿余元,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捣毁涉知识产权制售假窝点33处,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共立涉税案件11件,涉案金额高达220亿余元,为国家挽回税款损失1.6亿元。
  
  专业援助增精度。狠抓法治保障,强力推动化解案件执行难题,集中梳理一批涉民生、涉群众利益的重点案件,执行一批“骨头案”“钉子案”。全市审结涉民生执行案件497件,执行到位金额1881万元;审结涉企业执行案件417件,执行到位金额1.74亿元。积极维护特殊群体合法利益,依法缓减免收诉讼费,组织“百名法官大回访”活动,开展巡回审判88场次,为涉诉困难群众减免缓诉讼费34.8万元,为涉诉困难群众、困境未成年人发放司法救护金50余万元。
  
  突出“新”字 答好改革突破“加试题”
  

  创新社会治理。主动谋划社会治理的创新工作思路,开展社会治理大优化行动,全市“慧眼工程”安装35余万个探头,覆盖100%的乡镇、100%的村社和22.89%的农户家庭。在全省率先建立见义勇为行为市场化风险转移新机制,由财政全额出资为全市居民投保见义勇为保险,对见义勇为人员提供意外伤害、意外医疗保险保障。探索开展的古蔺县医保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模式在全省推广。
  
  创新生态保护。围绕长江、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加快构建“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三位一体生态保护新模式。今年以来,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类公益诉讼案件119件,增殖放流鱼苗48.5万余尾,督促企业投入环境污染治理经费400余万元。深化泸渝政法协作,川渝地区首个司法协作生态保护基地、首个环境资源司法协作巡回法庭”建成投用。
  
  创新法治保障。全市实施千名“法治带头人”、万名“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累计培育“法治带头人”1500余名,“法律明白人”2.2万余名,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满意度达98.6%。扎实推进法律六进宣传,为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招募20名执业律师组成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律师团,简化农民工法律援助受理程序,对农民工讨薪、工伤法律援助案件免予经济条件审查。 王姜燕 记者 杨元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