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小中心”助推社会“大平安”

  
2019-12-24 09:54:25
     


名山区综治中心内,工作人员正通过系统查看辖区治安情况
 


网络员了解群众需求,及时提供帮助
 


工作人员正通过天网系统查看重点区域治安情况

杨文军 本报记者 杨棕贤 文/图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的雅安市名山区,驰而不息的平安建设让当地群众津津乐道。而群众口中的一“网”一“格”,正是名山区扎实推进智慧化、实战化政法建设,打造“综治中心+智慧化管理”新模式的缩影。

融合大数据,建立区、乡镇、村三级综治中心……2018年以来,名山区委政法委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和省委、市委的工作部署,以综治中心建设为抓手,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全面提升复杂社会条件下综治组织实战能力。

全区18个乡镇、122个村、14个社区完成综治中心规模化建设,实施“雪亮工程”,建设前端监督点位893个,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平安建设的累累硕果,让当地群众真切感受到法治的力度和平安的温度。

织好“一张网”管理“耳聪目明”

平安,是群众的第一需求,也是政法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平安固基,就要求政法部门不断提升社会综合治理水平。

创新社会综合治理,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名山区下辖9镇11乡,幅员面积较广。如何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做到治安事件提前预判防控,及时调处?“雪亮工程”在名山区的落地生根,让这样的“大综治”不再是愿景。

在前往名山区解放乡文昌村的路上,挂壁式监控镜头在沿途重要路段、重点部位随处可见。它们被连接到就近的终端设备上,是“雪亮工程”的“细胞”。通过实时数据传递,在解放乡综治中心内,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实时了解辖区内的治安状况,真正做大治安事件提前介入及时管控。“挂壁监控镜头,不仅能实现数据实时传递,在画面质量上,也能达到规定标准。”解放乡文昌村综治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挂壁摄像头在50米内拍摄到的人脸、车牌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雪亮工程”是党中央关于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一张网”守护一座城。目前,名山区的“雪亮工程”已与当地公安“天网”“智慧城市”、交通管理、社会管理应急平台等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接入共享。刑侦破案、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综合执法等均可调用全区已共享的视频资源。各乡镇、村综治中心能调用辖区范围的公共视频资源开展社会治安防范和基层治理。“数字城管”的各功能模块全面完成,满足使用需求。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系统接入综治中心,实现集中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打破“信息壁垒”筑牢“平安名山”

创新社会综合治理,点上收集社情民意只是基础。面上的指挥调度,直接关系到治理的成效。综治中心在创新基层治理中,就扮演着面上指挥调度的重要角色。

在名山区综治中心,记者看到,按照“综治办+110+信息化+组团式服务”的建设模式,这里整合了110指挥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室、挂区综治中心等业务科室。

如何在一个平台的基础上发挥协作联动,从而形成综合治理实战合力呢?一次线上临时调处事件揭开端倪。“名山区茶都大道一商家将广告牌摆放在人行横道上占道经营。”11月22日,网格员将这样一条道路秩序信息以图文的形式上传至信息共享平台,经后台处理,这条信息很快被传送至路面执行人员的手中。从举报到查处,整个执法过程缩短至20分钟左右。“利用信息共享平台,进行城市智慧化管理,不仅节约了办案时间,也远程保留、固定了证据。”名山区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10月16日“数字城管”入驻名山区综治中心以来,截至12月6日,已办结2300条信息,平均每天处理40至50条信息。目前,该信息共享平台正在试运行阶段。

另外,根据名山区实际,区综治中心还逐步将城市管理、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场所功能等整合进来。通过大数据深度融合及热点精准研判、事件高效防控处置、远程联动指挥,实现区综治中心统筹负责综治重点工作、监控分析研判、远程纠纷调解、督办反馈事件、联勤联动等功能,构建组团式服务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格局。

一套机制,承载多种职能。在社会综合治理中,它们如何有效分工,又如何有效融合呢?

记者了解到,在具体运作中,区综治中心是指挥调度平台,主要负责综合协调和指挥调度,实现全区信息共享,对重大疑难问题进行共同研判、共同处置、共同化解。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则是工作实战平台,发挥承上启下、协调作用,有效整合派出所、安监办、司法所、食药监所等资源、人员和设施,实现一体化、实体化运作。村(社区)综治中心是基础性平台,是对接民情的第一窗口、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名山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综治中心的建设,切实打破了以往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真正筑牢了“平安名山”建设的基石。下一步,该中心还讲逐步建设应急联动指挥中心、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政务等智慧应用,推动名山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

打造预警平台提高处突效率

为提高敏感事件预警的精准性,提高处置效率,名山区政法系统还量身定制了“平安名山”APP,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突发敏感事件的自动预警、事件分流督办、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的日常监管、基础信息的采集维护、工作绩效自动统计、轨迹记录、地图位置呈现等功能。

记者看到,一旦在“平安名山”APP上报的信息中出现关键字段,综治中心马上就会自动预警,实现事件的早发现、早处理,完成社会治理由被动处置应对向主动预测预警方向转变。“这款综治信息系统软件,还能实现事发地周边视频资源调用,人员、物资指挥调度,现场视频拍摄回传,通过建设‘人流热度分析’‘人脸识别’系统,对人流量进行预判、分流和自动识别预警。”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平安名山”APP,可以直接用手机拍照取证、终端接收、处置反馈案件,实现移动办公、掌上办公,提高处置效率。另外,该平台可实现24小时远程可视化监管,既减轻了工作负荷,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名山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综治中心智能化、实战化的建设,改变了原有的粗放式治理模式。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基层细致化管理,把精细化、数据化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让综治中心的工作任务更加精细化,将工作任务细化为工作签到、入户走访、社情民意收集、重点场所巡查、流动人口维护、出租房屋维护、发现治安隐患、特殊人群服务、矛盾纠纷调处、事件上报、扫黑除恶宣传、平安名山宣传等12个任务清单,每天的工作任务一目了然,工作重点更加清晰明了。该平台完全建好后,名山区委政法委将依托区、乡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对全区社会治安实时监控、定期研判,确保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突发事件有效处置、民生问题有效解决。利用“三张网”(即天上监控网、地上巡逻网、中间互联网)、“三支队伍”(即公安专职巡逻、乡镇治安巡逻、平安志愿者)对治安重点区域、重要场所、重点人员实时监控,实现从“事后追溯”向“事前预防”的转变。

名山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化、实战化的综治中心建设夯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层基础工作,初步形成了“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重点人员联管、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工作格局,有效维护社会平安稳定,进一步提升了名山区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