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

  
2024-11-27 09:37:39
     

周丽 董敏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10.9967亿人),其中高校大学生已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丰富信息资源、搭建便捷交流平台等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如电信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暴力等,同时部分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几乎每天都会使用网络,用于学习、社交、娱乐等各个方面,网络已深度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但网络环境复杂,网络上信息海量且良莠不齐,既有积极有益的知识内容,也存在大量虚假信息、不良文化及恶意软件等,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就实际情况而言,部分高校大学生在网络运用里,没有具备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相关法律意识。网络诈骗频发,常见的有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购物诈骗、兼职诈骗等,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防范心理较弱的特点,骗取他们的钱财。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高,大学生在注册各类网络平台账号、参与网络活动时,往往不经意间就会泄露自己的姓名、学号、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重要个人信息,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网络暴力现象时有发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部分大学生可能会因为一时情绪激动或跟风,对他人进行言语攻击、恶意诋毁等,给他人造成心理伤害。
  
  二、高校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2020年7月颁布实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法治工作的意见》对新形势下高校法治教育提出了“开展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的具体要求。大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于专门针对网络活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认知程度有限。对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适用范围等了解不全面,导致在网络活动中难以准确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即使知道某些行为可能存在法律风险,但在实际网络活动中,由于侥幸心理或缺乏足够重视,依然会作出一些违规行为。当自身在网络上遭遇侵权行为时,如个人信息被泄露、遭受网络暴力等,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保障大学生自身权益。通过网络安全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能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活动中的各种风险,学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等,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也能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二)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大学生是网络空间中重要的参与者,提升其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有利于大幅减少网络违法违规行为,进而打造健康、有序、文明的网络空间环境。
  
  (三)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网络安全和法律意识,能让大学生在网络时代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创新等活动,促进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四、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的策略与措施
  
  (一)开设专门课程。高校应开设与网络安全和法律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要具有系统性,全面涵盖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信息保护、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等内容,同时详细解读网络法律法规的各项条款,像网络侵权责任、网络犯罪的界定等内容,以此向大学生深入、系统地教授网络安全知识和网络法律法规内容,帮助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知法、守法、用法。
  
  (二)开展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网络安全专家、法律学者等来校开展专题讲座,结合最新的网络安全事件和法律热点问题,以生动鲜活的案例向大学生普及网络安全和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关注度。
  
  (三)融入日常教学。将网络安全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融入到各学科日常教学中。例如,在计算机课程中强调网络安全操作规范;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网络法律法规的道德解读等,让大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相关意识。
  
  (四)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建设校园网络安全宣传平台,如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定期发布网络安全知识、法律法规解读、案例分析等内容,供大学生随时查阅学习。组织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法律知识竞赛等校园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在活动中增强他们的网络安全和法律意识。
  
  (五)加强家校合作。高校应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沟通,让家长了解大学生在网络方面可能面临的问题,共同引导和监督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五、结论
  
  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关系到大学生自身权益保护、网络空间秩序维护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应采取多种策略和措施,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和法律意识培养,让大学生在网络时代能够安全、合法、健康地利用网络资源,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网络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丽: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董敏: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