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好公安声音 讲好民警故事 注重提升公安新闻传播有效性

  
2023-03-01 11:15:27
     

李刚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出部署要求,强调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报告举旗定向、高瞻远瞩,对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新时代新闻舆论传播规律的深刻把握,为公安新闻宣传战线更好履行职责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公安新闻舆论工作新作为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公安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公安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公安新闻传播有效性,对于统一全警思想、凝聚全警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征程上,公安新闻传播要更加强调有效性概念,探索公安工作规律与新闻传播规律互融点,通过提升公安新闻传播有效性,着力提升公安新闻舆论工作服务公安中心工作的能力水平。公安新闻宣传战线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公安新闻宣传队伍,更加有效地发好公安声音、讲好民警故事、树好警察形象,深刻反映公安火热实践,生动记录公安事业发展,展现公安工作新成就新气象,为公安机关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和精神力量。
  
  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做到“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业务”,这是提升公安新闻传播有效性之“纲”
  
  党管宣传是一条铁律,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含糊、丝毫动摇。党性原则是舆论宣传工作的根本原则。
  
  作为公安机关的一支重要组成力量,公安新闻舆论宣传战线必须坚持“公安姓党”,站稳政治立场,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公安新闻宣传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必须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强调“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确保在公安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党媒姓党,就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站稳政治立场,紧跟中央节拍,及时宣传党的声音,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公安新闻传播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讲导向不能含糊、抓导向不能放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牢牢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不断提升做好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能力。
  
  公安新闻传播必须切实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突出抓好政治理论学习,不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做到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能力不断提高、政策理论储备更加扎实。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做好中央重要时政报道,做好公安部重大部署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在重要专项公安工作、重大新闻宣传报道任务中,成立临时党支部、推进党建工作,是开展公安新闻宣传报道的成功经验。严明工作纪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做好思想动员、慰问关怀、表彰奖励,强化正向激励,能有效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向心力。
  
  二、突出业务能力提升,在策划、采访、编辑、评论等各环节强化人才能力建设,这是提升公安新闻传播有效性之“要”
  
  公安工作实践是诞生优秀公安新闻传播作品的良田沃土,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富矿。公安新闻传播要敏锐感知时代发展脉搏,感受公安事业发展律动,记录公安机关大踏步发展的不凡之路,生动展现新时代公安队伍的新担当新作为新成就,热情讴歌公安民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崇高精神风貌。
  
  担负起职责使命,公安新闻舆论宣传工作者的能力水平是关键因素。要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突出能力培养训练,实现公安新闻传播质量不断提升。
  
  突出采编专业训练。强化专业能力训练,强调“四力”标准,着眼“一专多能”,进一步提高策划、采访、写作、编辑、审核等新闻采编业务各环节综合能力水平。在选题策划方面,强调捕捉具有新时代特征、体现公安工作发展规律、展现公安工作新成就的好题材,做到定位准、选题精。在采访写作方面,强调聚焦报道主题,善于发现线索,找准新闻点,获得最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信息,并以高质量的文图或视频等形式呈现。在编辑业务方面,强调准确理解并落实“时、度、效”要求,着力突出强化编辑的知识储备、文字功底,推动从采到编的效能转化。在稿件审核方面,强调纪律规矩意识,严格三审三校,提升纠正偏差的能力,对稿件内容质量准确把关。
  
  突出法律知识培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培训,着力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公安新闻传播的能力,不断加强公安新闻传播的专业性、有效性,更好地服务公安中心工作。
  
  坚持“蹲点一线”“随警作战”,深刻反映生动的公安实践,挖掘优秀公安人物典型。不断丰富“蹲点一线”采访形式,在重大主题报道、重大专项行动、重大案件事件中“随警作战”。派出融媒体采访组,采访报道各地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的举措成效。要完善典型人物报道工作机制,挖掘推树坚守初心使命、甘于牺牲奉献的先进人物典型和优秀基层单位,充分展现广大公安民警真挚的为民情怀、执着的使命担当、无私的奉献精神,切实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增进广大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推进媒体融合,统筹加强矩阵联动传播。公安新闻传播要积极探索公安媒体融合发展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突出公安特色,积极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充分利用报、刊、网、微、端全媒体阵地,组织全媒体集中式矩阵化宣传,不断提高公安新闻传播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有效的融媒体报道,应注重加强策划,提前部署,专班落实,把握节奏,推出综述、述评、评论员文章,组织多批次、多层次的预热和反响稿件。在重要事件和重大主题报道中进行议题设置,有助于建构新闻传播内容一次采集、多种生成、立体传播、持续发酵的传播格局,实现重要主题传播的“裂变效应”。
  
  三、从效果导向出发,坚持守正创新,这是提升公安新闻传播有效性发展之“策”
  
  在公安新闻传播中,必须将“有效性”要求贯穿始终,从效果导向出发——向着工作目标和效果努力——以效果为标尺考量工作结果,在新闻宣传报道的策划、采访、编辑、制作、传播、反馈等所有环节,求效果、看成效、讲有效,不断在公安新闻传播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努力将新时代人民公安的生动实践转化为一件件高质量的新闻传播作品。
  
  强化队伍锤炼,这是提升公安新闻传播有效性的人才保障。新闻舆论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当前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的需要日益增长,传播格局持续发生深刻变革,各方面挑战给公安新闻传播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要深刻认识职责定位,全面加强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在新时代火热的公安工作和斗争实践中,切实铸牢对党忠诚的政治灵魂。要坚持转作风改文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业务精湛、视野开阔,能跟上时代节拍、能发挥关键作用的公安新闻传播人才。
  
  把握好“时、度、效”要求。强调“时”,就要把握舆论引导的最佳时机和节奏,审时度势、灵活主动、赢得先机,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强调“度”,就要把握新闻传播的最优力度和分寸,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尺度力度恰到好处。强调“效”,就要提升传播正能量凝聚共识的实效和能力,服务中心工作,精心设置议题,履行好新闻宣传战线使命任务。
  
  遵循媒体融合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推动公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做优“中央厨房”、做强“媒体矩阵”,打好“融媒体报道组合拳”,有效形成主题宣传集群效应,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公安新媒体矩阵。强化互联网思维,强化形式载体和传播渠道创新,在产品形式上,文字、图片、短视频、H5、海报、影像日记多管齐下,新鲜的消息、深度的解读、理性的评论、直观的影像、感人的故事、及时的反馈、丰富的背景介绍全景呈现。在产品渠道上,加强各类新平台终端建设,打通报、刊、网、微、端,整合媒体资源,用好用活网站、微信、微博、抖音号、快手号、强国号、人民号,联动全国公安新媒体矩阵融合传播,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传播架构。在技术利用上,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大数据技术如算法推荐,在内容设计中精准统计和分析研判受众对不同内容的点击量、访问时长、阅读时段等信息,把握受众心理特点,细分内容细分受众,切实打通新闻传播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公安新闻传播的覆盖面、传播力、渗透力。
  
  当前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公安新闻传播要始终注重内容生产,突出专业优势,扩大优质内容产能。要紧紧围绕大局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通过推动传播内容生产侧(信息供给侧)提质增效,保证公安新闻宣传阵地永远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传播党中央声音,通过不断增强新闻传播内容供给的有效性,生动展现新时代公安队伍的新担当新作为新成就,为公安工作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和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人民公安报社(本文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自主选题项目“公安新闻传播有效性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