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禁止代孕”立法曾引发争议

  
2015-12-29 11:22:51
     

评论

代孕:一直以来是敏感话题

在我国,代孕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反对者通常认为,代孕将引发诸多违法行为,比如违法超生、非法行医;代孕将产生诸多法律纠纷;不少代孕者因非法医疗机构条件有限,身体受到伤害等。代孕行为的合法性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公序良俗的考量,也有人认为,放开代孕,实际是将代孕女性视为生育工具,对女性有歧视之嫌,而且也会造成伦理问题,会引发很多的社会问题,因此,代孕违反了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就应该立法禁止。

对代孕行为合法性持肯定态度的观点认为,代孕是对人们生育权的尊重,现在一些夫妇期望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多生一个孩子,但因为独生子女政策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还有一些夫妇无法生育,代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在以前法律没有明确禁止代孕时,根据“法不禁止即自由”的民法基本原则,我国民间代孕双方和中介机构有权在平等协商基础上签订代孕合同,并遵照履行的例子很多,现在,规范代孕应该成为考虑的重点。

观点

删除条款 立法尊重民意

本月27日通过的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引发社会对此项立法重视民意广泛好评,实际上,对法律草案进行讨论,甚至对现行法发出不同声音,是民主法治社会的正常表现。

应该看到,对于一些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或某些遗传病不能正常受孕的妇女,借助代孕技术或许是她们获得血亲后代的唯一选择。一刀切禁止代孕,会在事实上否定她们的生育权,以及她们配偶的生育权。对这些人,能否通过立法赋予她们辅助生育权,实现矫正正义?立法不妨为有合理需求的代孕行为谨慎放行。当然,在此之前,相关机构应该强化监管,必须对申请主体资格、申请流程、代孕机构、实施规范、各方法律关系等作出明确且严格的法律规定。

代孕,除了涉及法律问题、技术问题,还涉及伦理问题,而且伦理问题尤为突出。这就要求,相关法律在出台后,实施细则仍然需要经过广泛而充分的讨论,尽量达成共识,如此,代孕才能在现实中更加规范,才能真正惠及不孕者。 本期作者 肖武 舒锐

首页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