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安法正式施行 这些热点问题有了权威回应

  
2020-07-02 14:43:32
     

  昨(1)日上午,国新办举行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张晓明介绍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香港国安法是否违反“一国两制”原则?是否会限制香港居民的权利和自由?驻港国安公署是否会将犯罪嫌疑人送到内地审判?这些热点问题,在这场发布会上有了最新回应。
  
  ●香港国安法已经生效施行6月30日晚上23时,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完成了刊宪和公布实施的程序,这个法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包括全国都已经生效施行。
  
  ●香港国安法违反“一国两制”原则?没有超出“一国两制”的框架香港国安法完全符合“一国两制”方针。它的立法目的就是为了维护“一国两制”,它的立法内容也没有超出“一国两制”的框架。
  
  如果我们要搞“一国一制”的话,何必费这么大周章为香港度身订做制定一部国安法呢?每当中央依法行使某些权力的时候,西方都会有人出来指责说你们破坏了“一国两制”,侵蚀了香港的高度自治。好像香港的事情中央什么都不能管,反而他倒可以随意指手画脚。“一国两制”是我们的国策,没有任何人比我们更加珍惜“一国两制”,也没有任何其他人比我们更加了解“一国两制”的真谛,也没有谁比我们对“一国两制”更有定义权和解释权。
  
  ●驻港国安公署是否会将犯罪嫌疑人送到内地审判?由最高检指定的检察院来负责检控、最高法指定的法院来负责审判驻港国安公署的执法权主要体现在它要对有关案件进行立案侦查,采取必要的侦查措施,也包括报请指定的人民检察院批准之后逮捕有关的犯罪嫌疑人。
  
  至于后续的一些环节,国安法都规定得很清楚,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的检察院来负责检控、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法院来负责审判。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否还需要完成23条立法?需要尽早完成刚刚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第七条明确要求,香港特别行政区尽早完成香港基本法明确规定的国家安全立法,完善相关法律。全国人大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的法律都不取代香港基本法23条要求特别行政区自行立法的规定。从特区层面完善法律制度当然包括尽早制定基本法23条要求的立法,也包括其他方面。
  
  ●制定香港国安法是为了取消香港反对派参选人立法会参选资格?把我们想得太功利,也太短视这种猜测把我们的立法目的想得太功利,也太短视了。中央决定制定这样一部重要的法律,它的着眼点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是为了保国家安全、还香港安宁,为了使“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所以我们的站位比他们要高得多。
  
  制定这部法律就是要聚焦打击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而不是整个反对派阵营。香港是一个多元社会,政治上也是多元的,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已经体现了中央的政治包容,你还是可以长期存在,还是可以有不同的政见,包括反对政府的主张。“一国”有底线,“两制”有边界。大家都要遵守规则,都不能突破底线。
  
  ●该法公布以前所发生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是否不予追究?香港国安法不溯及既往香港国安法关于追溯力问题的规定与国际上刑事法律通常的规定是一致的,就是不溯及既往,这一点是明确的,也表明我们这部法律是遵循了现代法治原则。同时要指出的是,香港现行有关的法律当中,现行法律包括《刑事罪行条例》《公安条例》《社团条例》《官方机密条例》等,都有涉及国家安全方面的一些规定,应当运用这些法律的规定来惩治已经发生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
  
  ●香港国安法是否会限制香港居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权利都有法律规定的明确界线本法和香港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和精神都是一致的,非常广泛,还不限于刑事诉讼活动,像言论、出版、集会自由和权利。
  
  任何权利都是有法律规定的明确界线和范围的。越过了法治底线和边界那就不行了,这一点不论中国、不论香港特别行政区、不论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一样的。绝对的权利和自由是不可能有的。
  
  ◎新闻链接林郑月娥首次披露:香港国家安全处已成立昨(1)日下午2点,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与律政司司长郑若骅、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在政府总部举行记者会,讲解国安法的法律及执法细节。
  
  记者会上,林郑月娥表示,国家安全法的主体执行机关仍然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除了极少数特定情形外,违反国安法中提及的四大罪行的案件,都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机构进行。
  
  林郑月娥介绍,案件侦查由警务处及其他执法部门负责;案件检控由律政司负责;审理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独立司法机关负责。
  
  林郑月娥透露,要执行好法律要有相当的力量。“香港国安法”规定执行的组织架构,要成立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属于高层次,由行政长官担任主席,成员包括三位司长、保安局局长及三位纪律部队首长。她透露,警务处已经成立国家安全处,只是处长人选今天没有公布。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