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情况如何?

  
2017-08-24 09:23:15
     

  “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情况如何?
  
  政法各家回应5大关切问题


  
  本报记者兰楠曾晶菁
  
  8月22日,省政协“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对口协商会召开。该项改革被列入省委、省政府、省政协三个办公厅今年年度协商计划,明确为对口协商。
  
  在协商会现场,省委政法委、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等部门对此项改革的推进情况进行了汇报,并对“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工作推进情况”“非法证据排除工作开展情况”“证人出庭制度完善情况”等各界关切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全面深入推进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以来,我省政法各部门纷纷推出“大动作”
  
  ●法院 着力构建以繁简分流、轻刑快办为前提,以证据“排非”、证人出庭、综合认证为重点的庭审操作模式和工作推进体系
  
  ●检察 强化侦查引导、诉前过滤,夯实证据基础,推进控辩对抗,改进刑事诉讼监督方式
  
  ●公安 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抓手,采取取证程序规范、制定民警出庭作证规范等具体措施
  
  ●司法行政 加大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力度,着力提升刑事辩护有效性和律师依法履职保障力
  
  回应1 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
  
  针对我省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工作推进情况,省委政法委表示,我省政法系统把实行刑事庭审实质化作为推进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突出庭审在审判中的中心地位,促使侦查、审查起诉活动始终围绕审判程序进行。
  
  2015年2月,成都市两级政法部门尤其是法院系统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试点。2016年8月,省委政法委印发《关于积极稳妥推进刑事庭审实质化工作促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在全省部署全面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2016年至今,全省实行刑事庭审实质化审理的一审案件1867件。成都两级法院试点期间刑事庭审实质化案件上诉率为3.41%,远低于普通疑难复杂刑事案件40%的上诉率。目前,成都市继续扩大适用刑事庭审实质化的案件范围,稳步增加案件数量,全省其他市(州)则确定了41个基础较好县(市、区)重点推进。
  
  回应2 实行非法证据排除
  
  在非法证据排除方面,省法、检、公、司四家会签了关于刑事案件非法证据排除相关工作的会议纪要。省高院出台规定,提出“书面送达告知被告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权利”“启动非法证据排除无辩护律师的,可指派法律援助律师”等创新做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法院启动证据合法性调查程序案件58件,排除非法证据19件。2016年,检察机关启动排非程序案件178件,排除非法证据86件,作出不起诉决定23件24人。
  
  我省检察机关进一步强化侦查活动监督,加大刑事抗诉。2016年至今年6月,书面纠正侦查活动违法2712件,同比上升6.2%。2016年,全省刑事抗诉423件,同比上升了24.1%,抗诉率达10.1‰,抗诉意见采纳率79.6%,同比增加了3.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已提出刑事抗诉228件。
  
  回应3 完善证人出庭制度
  
  为了细化完善法庭审判规程,最大限度的保障实体公正,我省提高了证人出庭率。省法、检、公、司四家联合出台《关于刑事公诉案件关键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若干规定》,细化出庭规范,加强证人保护,建立完善证人经济补助制度,对出庭证人给予一定交通、住宿、就餐等经济补助。
  
  检察机关把人证出庭作为推进改革的关键抓手,规定了人证出庭的绩效指标,实现了人证出庭的大幅增长。2016年,全省人证出庭1178件次,今年上半年达463件次,与过去比增长了近10倍。2016年检察机关主动申请出庭的人证占出庭总人数的88.4%。通过大量人证,特别是控方人证的出庭,澄清了控辩争点、消除了法官疑虑,有力支持庭审发挥实质化作用。
  
  法院探索完善被告人认罪与不认罪案件相区别的举证质证方式,对控辩双方有异议的证据“一证一举一质”,实现控辩实质对抗。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也组织开展了侦查人员、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专题培训。
  
  回应4 刑事执法规范化建设
  
  在刑事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省公安厅回应,我省先后出台《四川省深化公安改革实施方案》《四川省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等,并推出提升侦查取证、人权保护、案件管理、质证应变、庭审保障“五个能力”的20条举措,持续开展刑事执法规范化建设。目前,初步实现打击犯罪质量效果“双提升”:今年上半年起诉人数上升3.8%,法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人数分别下降64.9%和19.2%。
  
  同时,今年7月,省公安厅对全省公安机关刑事执法活动开展半年巡查,刑事案件平均得分90.1分,同比提高2.92%。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已组织各类培训班800余期次,培训刑侦民警3.4万人次。在强化客观性证据收集上,我省加强DNA、生物样本、微量物证、电子物证、鉴定技术装备等刑事技术装备建设,推行“分级分类勘查模式”。2016年全省公安机关勘查现场同比增长15.1%,质量合格率增长31%。
  
  在规范执法办案场所,推进同步录音录像方面。我省严格落实规范讯问场所讯问犯罪嫌疑人制度,不断规范执法办案场所,在已完成全省公安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改造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制定升级标准,推动所有场所年底前完成升级改造,目前73.6%的场所已完成升级任务。检察机关全面建成看守所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系统,职务犯罪讯问做到“全面、全部、全程”和审讯提纲、审讯笔录、审讯录像“三对应”。
  
  回应5 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刑事庭审实质化所要求的“控辩实质对抗”,有赖于律师的积极参与和律师执业权利的充分保障。
  
  近年来,我省省直政法部门分别或联合出台《关于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切实做好律师投诉处理工作的规定》《关于在刑事诉讼中进一步尊重和保障律师权利的通知》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建立了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保障律师执业权利联席会议。
  
  我省检察机关把听取辩护律师意见作为审查起诉的必要环节,2016年检察机关听取辩护律师意见案件18218件,采纳律师意见率49%。省公安厅在已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35个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站在所有看守所全面建立,并与省司法厅联合出台律师执业权利保障专项检查工作方案。
  
  省司法厅对实行刑事庭审实质化审理的案件中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指定优秀律师担任指定辩护人。目前,我省基本实现了应援尽援,年均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1.1万件。据省司法厅介绍,下一步,我省还将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司法部拟将成都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