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发布

  
2022-07-21 13:25:22
     

公益诉讼办案力度加大,办案数同比上升 32.3%

  
  20日,最高检发布今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最高检介绍,通过数据可见,全国检察机关认真落实“质量建设年”要求,法律监督质量、效果全面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办案质量持续向好,共批准和决定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22.2万人,同比下降51.2%;不捕13.9万人,同比下降21.3%,不捕率39.2%,同比增加10.8个百分点。共决定起诉68.1万人,同比下降14.4%;决定不起诉20.9万人,同比上升55.7%,不起诉率23.5%,同比增加9.1个百分点。
  
  民事检察监督数量上升,监督更加精准。今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结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3.5万件,同比上升5.2%;对民事审判活动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2.3万件,同比上升28%;对民事执行活动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2.6万件,同比上升22.7%。
  
  行政检察能动履职,监督效果不断强化。今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结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8269件,其中向法院提出抗诉88件;法院再审改判、发回重审、和解撤诉、调解49件,占审结数的83.1%,同比增加8.1个百分点。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39件,法院同期裁定再审50件,采纳率36%,同比增加20.5个百分点。
  
  公益诉讼办案力度加大,公益保护效果强化。今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7万件,同比上升32.3%。其中民事公益诉讼类立案1.3万件,行政公益诉讼类立案9.4万件。
  
  未成年人检察走深走实,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加强。今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6988名,不捕12223人,不捕率为63.6%,同比增加17.9个百分点,高于总体刑事犯罪不捕率24.4个百分点。同期,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准逮捕16159人。
  
  此外,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接收群众信访36.9万件,同比下降23.2%;重复信访11.4万件,同比下降26.8%。受理刑事赔偿申请、决定给予刑事赔偿案件数量同比分别下降36.7%、27.9%。共开展司法救助2.2万件,同比上升93.8%,发放救助金2.5亿元,同比上升74.1%。 据人民网
  
同步新闻
  
  最高检披露养老诈骗犯罪手段
  
  20日,最高检发布今年1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其中,1月至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养老诈骗犯罪767件1863人,以养老产业为名实施犯罪的827人,其他涉养老诈骗1036人。
  
  结合发布的办案数据,最高检案件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就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介绍了相关情况。
  
  今年4月,全国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从检察机关办案情况看,此类案件呈现犯罪场景网络化、犯罪手段多样化、受害对象涉众化特点。
  
  养老诈骗犯罪手段层出不穷、花样不断翻新。犯罪手段呈现三个特征:诈骗名目上的迷惑性。通常以投资“养老项目”、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骗取老年人财物,以提供“养老服务”名义掩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目的,还以向老年人介绍当前养老现状、国家的扶持政策等,不断对老年人进行诱导;物质上的诱惑性。在诈骗过程中,犯罪分子往往用送鸡蛋、杯子等“小恩小惠”让很多老年人放下戒心,先尝甜头后入陷阱,落入了诈骗人员“放长线钓大鱼”的圈套,以支付高利息、办卡享受补贴额度、入住养老公寓享受优惠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投资,达到非法集资等犯罪目的;诈骗对象的精准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黑色产业助推养老诈骗犯罪的问题日渐凸显,犯罪嫌疑人往往根据收集到的个人信息,通过不定期打电话、上门拜访等方式精准选择老年人,利用信息优势进行误导。
  
  今年1至6月起诉的养老诈骗犯罪中,提供“养老服务”的有475人,投资“养老项目”的336人,销售“养老产品”的210人,宣称“以房养老”和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的140人。从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罪名来看,养老诈骗类型主要集中在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三类犯罪,三类犯罪占全部养老诈骗罪名的94.4%。而此类犯罪往往受害群体众多,具有涉众型经济犯罪的明显特征。养老领域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往往针对的是不特定的老年群体。随着老年人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加上老年人收入稳定,支出项目相对较少,可支配收入相对较多,跟风投资的情况普遍存在。
  
  据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