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曝光医美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例 自称“名医”虚假宣传

  
2021-10-27 11:41:08
     

 

  虚构国际知名医疗机构资质荣誉、随意夸大宣传医美产品功效、通过“软文”“种草笔记”等形式植入推广……医美领域市场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乱象频出。今年前九个月,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查办涉及医美领域的不正当竞争案件71件、罚没金额355万元。市场监管总局25日曝光近期查办的医美领域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以案释法提醒广大消费者,切不可盲目跟风,冲动消费。
  
  案例一 虚构夸大医生资历
  
  非法的医美机构、非法的医美医生、非法的医美产品,医美行业的违法问题可以概括为“三非”。据市场监管部门不完全统计,全国医美机构超过3万家,而拿到美容外科主任医师证书的医美医生不超过5000人。一些医疗机构打着名医名师、专业医疗资质等噱头,虚构夸大医生资历、医疗机构资质荣誉,虚构服务品质保证的假象。
  
  2020年7月,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在四川绵阳韩美医疗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现场检查时发现,当事人利用微信等渠道宣称,该机构是国际级连锁医疗美容机构,从韩国首尔发展而来,有68个分支机构,并对其机构医生姓名、荣誉资质、擅长项目进行虚假宣传。执法人员依法责令该案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处罚款10万元。
  
  案例二 虚构案例鼓吹疗效
  

  一些不法机构虚构诊疗前后对比图,一味鼓吹产品或服务疗效,通过使用虚假案例、虚构疗效等方式,对医美效果进行夸大、虚假宣传,对风险、后遗症避而不谈。
  
  浙江温州建国化妆品有限公司经营的光子能量垫、光子能量腰带为一般产品(非医疗器械),却宣传其具有疾病防治效果、医疗功能,以制作宣传资料、编写使用宣传话术资料等方式虚假宣传其产品性能、功效,如号称“睡眠质量优化85%”“新陈代谢加速13%”“体内毒素净化69%”“寒湿气排出72%”“亚健康改善90%”等,诱导客户购买。截至被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查获之日,当事人销售金额共计335915元,销售利润67715元。执法人员依法责令该案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处罚款20万元。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