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有哪些看点?两部法律案备受关注

  
2021-03-05 16:36:21
     

   2021年全国两会已拉开帷幕。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处于重要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将如何擘画新阶段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两会上诸多看点值得期待。
  
  纲要(草案)如何体现新理念、新格局?
  
  今年两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审查、讨论“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纲要是指导今后5年及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去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根据这个“建议”编制的纲要(草案),将释放哪些发展新信号,备受各方期待。
  
  此外,重大工程项目历来是实施五年规划的有力抓手。“十三五”规划纲要曾明确165个重大工程项目,“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程将有哪些、体现了怎样的产业导向,将引发各方关注。
  
  开局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怎么定?
  
  2021年的中国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特别是疫情和国际环境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经济恢复态势良好。一些重大改革也将频频发力,创造出新变局、新空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有潜力、有韧性保持一定增长速度。
  
  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也是各方关注的重点。
  
  在“稳”这一面,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如何夯实基础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去年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措施是否延续?这些问题都有待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在“进”这一面,张立群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等诸多方面,期待今年两会推出更多改革举措。
  
  “三农”工作重心如何实现转移?
  
  2月25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不是终点,而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新起点。“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
  
  如何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如何推进乡村振兴?代表委员有哪些好的意见建议?这些问题成为颇具热度的关注话题。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对脱贫县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认为,乡村振兴无论范围、规模还是目标、标准,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汇聚更强大力量、采取更有力举措推进。
  
  疫情防控下一步怎么干?
  
  如期举办全国两会,有力说明了中国疫情防控的成效。如何进一步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说,我国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抗疫方案,只要严格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常态化防控中做到“早期预警、快速响应、精准防控、动态清零”,相信今年虽难以避免局部零星病例的发生,但总体上能避免疫情的大幅反弹。
  
  目前,我国正按照区分轻重缓急、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开展疫苗接种。两会上,疫苗的安全、有效生产以及高效率、免费接种等问题,将持续受到热议。
  
  “民生清单”如何回应百姓诉求?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民生话题将不仅聚焦当下热点,也将前瞻时代变化,政策视野将既有“特写对焦”也有“广角远景”。
  
  “六稳”“六保”中,就业问题位居首位,重点仍然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就业和困难群体就业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认为,在“十四五”时期,就业政策应更加侧重提升劳动力素质,建立劳动者终身技能培训制度。此外,互联网时代零工经济群体激增,劳动者从“公司+员工”转向“平台+员工”模式后,权益保障也亟待重视,需要在制度设计层面更深入地探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作为单独一节,摆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之首。许光建认为,这意味着进入新发展阶段,将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如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有望成为开局之年的民生工作重点。
  
  提交审议的两部法律案会带来哪些影响?
  
  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的法律案历来受到高度关注。2015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连续6年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重要法律。今年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是全国人大组织法修正草案和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修正草案。
  
  全国人大组织法颁布施行于1982年,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性法律,分别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各委员会和代表的职权职责等,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原则性、方向性。
  
  全国人大议事规则颁布施行于1989年,主要规定的是全国人大工作和议事程序,比如大会什么时候开,议案怎么提出和审议,怎样审议工作报告、审查国家计划和预算等。
  
  两部法律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制度保障,施行30多年来还没有进行过修改。专家表示,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监督、代表等方面的工作都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不少新经验新成果,需要在法律中予以体现。
  
  如何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过去一年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中国同非洲联盟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中国吸收外资的全球占比大幅提升……中国向世界表明了支持经济全球化、实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中国已经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重大战略任务。“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同世界经济的联系将会更加紧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季志业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