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机关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0-11-12 15:36:25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政法机关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取得新成效


  
  平安,民生所盼、发展之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市域社会治理助力“中国之治”……近年来,政法机关着力提高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作出一系列新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维护了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走深走实
  
  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场为期三年的人民战争进入决胜之年。
  
  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111起案件,已判处涉黑涉恶罪犯1151人,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4193人;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1210亿余元,判处没收209名被告人全部财产,判处罚金52.9亿元。
  
  两年多来,专项斗争积累的基本经验弥足珍贵。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犯罪,做到老百姓痛恨什么、厌恶什么,就打击什么、铲除什么。各地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严格落实“五级书记一起抓”,确保专项斗争沿着正确方向健康深入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江西省共打掉涉黑组织16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23个、恶势力犯罪团伙496个,刑事案件同比下降6.8%;福建省打掉涉黑犯罪组织139个、涉恶犯罪集团599个、涉恶犯罪团伙320个,刑事案件从2012年近40万起降至去年不到20万起。
  
  安徽省坚持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凝聚党心民心的重要工程,深入发动群众、主动依靠群众,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文件,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全面推进“一案一整治”,形成了“办理一批案件、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项制度”的良性循环。
  
  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把矛盾问题化解在基层,各地在积极探索中不断开创新模式。
  
  各地政法机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四川省将法院、司法行政、人民调解等资源力量下沉到社区,强化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和化解,减少诉讼案件的发生;贵州省在县乡村综治中心加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标识,设立综合接待窗口和信访、人民调解、行业专业调解等进驻单位“一站式服务”功能窗口;广东省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出台做好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全面提升新时代信访工作和水平、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指导意见。
  
  市域社会治理体系愈加完善
  
  目前,各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做到“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川强化市域统筹,健全领导体系,确保惠民生与保平安责任落实到人。健全政策体系,形成“1+N”政策体系,坚决把重大风险防在市域。健全法治体系,推动31项社会治理重点领域立法项目,完善社会治理德治体系,把风险化解在萌芽、消除在社区,积社区“小平安”为市域“大平安”。
  
  浙江政法领域民生服务事项审批流程不断简化,审批时间大幅缩短。公安机关除涉密事项外,所有企业和个人民生事项均实现“网上办”,144个高频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民生事项“一证通办”率为94.7%,73个高频民生事项实现全流程“跑零次”。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政法工作突破创新的着眼点,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之治”的具体体现。各级政法机关以政治强引领、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强教化、以自治强活力、以智治强支撑,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据新华社、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