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地方立法的“公筷公勺”离消费者还有多远?

  
2020-06-10 09:35:36
     

  
  6月1日起,“公筷公勺”地方立法在甘肃施行。但媒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许多餐馆酒店,公筷公勺仍然处于走在“路上”、停在“嘴上”、难以落实到“餐桌上”的尴尬境地。
  
  规范细化到公筷长短颜色
  
  日前,《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条例》明确了使用公筷公勺取餐、推行分餐制等规定。此前,兰州于4月初就制定实施《餐饮分餐公筷公勺分餐夹使用规范》,并拟作为全省地方标准予以发布。“兰州版规范”极为细致,操作性很强:公筷外形尺寸应当明显区别于其他备用筷,其长度比普通筷子长3至4厘米,便于取食,避免混用;在公筷公勺上宜印制“公筷(勺)”标识或提示语;公筷公勺和私筷私勺之间宜通过造型、质料和色彩来区分;公筷公勺宜为红色或白色,明显区别于其他备用筷。
  
  兰州市还明确,消费者和餐饮经营者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夹”负有“同样责任和义务”,消费者应“积极配合”“自觉使用”。
  
  兰州市文明办主任崔峰巍介绍,兰州的政策是分类分步实施推进,从大、中型餐馆入手,逐步向集体聚餐场所、小型餐馆拓展延伸。“兰州版规范”实施首月,公筷公勺在全市3600余家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推广实施。
  
  传统就餐习惯“基因强大”
  
  但近期以来,这股“餐饮新风尚”出现了消退迹象。记者走访兰州多家餐饮企业发现,部分店家曾经悬挂、张贴或摆放的提示牌或提示桌卡已“黯然褪色”。在一些餐企,公筷公勺、分餐制处于“不反对”“不提醒”“不敢说”的状态。
  
  一家餐馆经营者俞女士介绍:“复最近一段时间,大部分的公筷用着用着就不知去向了。出于成本考虑,我们不再购买新的公筷,只在摆桌时多放一双普通筷子,但使用率不是很高。”
  
  一家餐馆服务员表示:“我们发现了也不好提醒,怕引起顾客的不满。”
  
  在店内用餐的李先生解释说:“即便区分了颜色、长短,但毕竟都是筷子,每人面前摆放两双筷子,有时就弄混了。”
  
  传统的“合餐制”用餐习惯也妨碍着公筷公勺的推广。不少消费者表示,跟家里人或是朋友一起外出吃饭,并不会刻意使用公筷。
  
  市场+公益能否加持新风
  
  甘肃是全国较早推行公筷公勺的地方。多年以前,甘肃金昌就开始推行“分餐夹”,但“分餐夹”也有着走不出金昌的尴尬。
  
  有关人士指出,推广“分餐夹”“公筷公勺”“分餐制”等餐饮新风,不仅要立法,也需要“市场”与“公益”的多方加持。在“公筷公勺”已经写入地方立法背景下,餐具生产企业应该“供给侧改革”,设计制作一批款式、颜色、使用体验都能区别普通筷勺的餐具。同时,餐饮企业建立“文明餐桌志愿者”制度,像“控烟志愿者”一样及时劝导和鼓励。
  
  作为行业监管部门,也应帮助降低企业购置成本;对于主动积极落实公筷公勺的餐饮企业,也可实行奖励政策。
  
  虽然“公筷公勺”打通“最后一公里”还面临诸多困难,但甘肃省非常坚决:甘肃要求6月底省级文明城市和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率先全面实施文明餐桌;9月底前,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全面实施“公筷公勺”;12月底前,全省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全面覆盖。
  
  据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