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写着对司法的忠诚  传递着司法温度

  
2024-12-27 15:32:50
     

唐若璘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郭建民
  
  人物小档:王家玉,女,汉族,197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四级高级法官,曾获全省法院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法院审判监督工作先进个人、自贡中院办案排头兵等荣誉。
  


  从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家庭纠纷,到盘根错节、复杂棘手的商事案件、再到看似简单却责任重大的减刑、假释案件,她都用心用情对待,把问题逐一解决好。
  
  办好每一个案件,实质化解每一个矛盾纠纷,做到案结事了,是她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最朴素的追求。
  
  她用身体力行书写着对司法事业的忠诚,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践行新时代人民法官的职责和使命,传递着司法温度。
  
  她就是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员额法官王家玉。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
  
  王家玉的筑梦之旅始于十五年前。进入法院前,王家玉曾在乡镇、司法局、信访局工作过,她发现现实中有很多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给予关心和帮助,更需要裁判者带给他们公正的裁判。
  
  八年纠纷一朝解决
  
  “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 凭借这股“执拗”,这些年,王家玉化解了多起疑难复杂案件。但最让王家玉印象深刻的,是一起第三人撤销之诉。
  
  虽然此前也办过不少同案由的案件,但这件案件却“非比寻常”,不仅因为当事人的纠纷涉及民间借贷纠纷、强制执行、执行异议、执行异议之诉一审、二审、再审多个司法程序,还因为各方当事人因不满案件处理结果多次信访,导致社会关注度较高。
  
  王家玉接到案件后,首先对纠纷历史背景进行了梳理。向某、许某是否具有第三人撤销之诉主体资格?其申请撤销的生效民事调解书内容是否有错?如果将生效民事调解书撤销,能否实质化解纠纷?如果不能,那算不算程序空转?王家玉思考着这些问题。
  
  经过再三考量,王家玉认为当事人多年来不停的诉讼,其原因是核心诉求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简单的“一判了之”,无法彻底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还会衍生更多案件。王家玉决定通过调解的方式实质性化解双方多年来产生的矛盾纠纷。
  
  “调解是不可能的,我们坚决不调解”,一开始,当事人并不愿意调解。
  
  “是龚某个人借的钱,凭什么要我们来还!”向某、许某认为在2016年的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A公司、龚某与贺某达成调解协议由A公司为龚某向贺某的个人借款承担担保责任而导致向某、许某承担清偿责任十分不公平,他们作为公司曾经的股东有权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并且他们认为该民间借贷的借款存在“砍头利息”,实际借款金额并非民事调解书确认的金额,该案的民事调解书应当被撤销。
  
  “法院已经判了我胜诉了,我才不调解!”贺某则认为向某、许某提起的追加、变更被执行人异议之诉经过一审、二审、再审后,法院已最终追加向某、许某为被执行人,并认定向某、许某分别在各自的抽逃出资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再加上法院生效调解书已明确A公司作为担保人对贺某享有的债权承担担保责任,因此对方必须承担清偿责任。
  
  了解到双方不愿意调解的原因后,王家玉对双方进行了释法明理。
  
  “追加、变更被执行人异议之诉一案虽认定向某、许某的行为构成抽逃出资,但该判决结果并不影响案涉的生效民事调解书被撤销。”王家玉的解释动摇了贺某绝不调解的态度。同时,王家玉也对向某、许某进行了释法明理和风险提示。
  
  王家玉趁热打铁,邀请一审法官、双方代理人加入到调解中来。“王法官,当事人还在犹豫要不要调解”“王法官,当事人之前都同意调解了,现在又不愿意了,怎么办?”面对双方当事人反复、犹豫的态度,王家玉多次邀请各方当事人到法院进行调解,通过面对面的调解方式,当事人也感受到了法官的良苦用心,这一举措坚定了双方愿意调解的态度,为调解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经过线上、线下数十次的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就一揽子争议问题达成案外和解,自愿向法院申请撤诉。
  
  因担心当事人未按约履行和解协议,一周后,王家玉再次拨通了当事人的电话,当听到对方已按约履行的那一刻,王家玉终于放心了,这起持续了8年的纠纷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最好的荣誉是群众的赞誉和口碑
  
  因工作认真、表现突出,王家玉曾获全省法院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法院审判监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但王家玉认为最好的荣誉是群众的赞誉和口碑。
  
  不久前,王家玉把一对离婚夫妻送出法院大门,一起可能有“民转刑”风险的家庭纠纷得到妥善化解。这是一起离婚纠纷申诉案件,李某与余某离婚后,以一审法院在其与余某的离婚纠纷中未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作出分割处理为由,向自贡中院申请再审。
  
  接到案件后,王家玉如往常一样,先仔细阅卷。在卷宗中,王家玉翻阅到了一份人身保护令,原来因李某的过激行为,余某曾向一审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王家玉迅速意识到这起案件背后隐藏的风险隐患,如不能妥善处理,可能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听证当天,李某因情绪激动,扬言要报复前妻,王家玉立即对李某进行了严肃批评教育。
  
  “是谁给你生育了两个女儿?这么多年又是谁在一直照顾她们?”“你要是把她害了,国家肯定是要追究你刑事责任的!”王家玉的这些话,句句像重锤般,敲打在李某的身上。
  
  因了解到目前李某大女儿李某甲已有稳定工作并有结婚的打算、小女儿李某乙正在就读初三且成绩优异,王家玉从亲情的角度对李某进行了耐心劝说:“你这样做有没有想过你的两个女儿?作为一名父亲,你是不是应该为她们的前途和幸福着想,你和余某都是她们最亲的人,如果因为你的冲动行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两个女儿将会有多痛苦,好聚好散对你们和两个女儿都好……”经过王家玉的耐心劝解,李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太冲动,于是当庭认错,表示不再采用过激的语言和行为处理问题。
  
  为彻底打开当事人的心结,消除当事人的积怨,王家玉决定进一步为双方当事人做调解工作,以此实质化解本案的矛盾纠纷。
  
  在王家玉的释法明理和耐心劝说下,双方达成了合意,余某自愿在原生效民事判决确定的经济帮助费基础上每月再向李某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助,并前往当地人民调解委员达成了调解协议。王家玉随即协调一审法院进行司法确认,消除当事人的担心和疑虑。
  
  几天后,王家玉收到了李某邮寄送来的撤回再审申请书,申请书上面不仅表达了其自愿撤回再审申请,还向王家玉由衷表达了赞美和感谢:“在自贡中院主持双方当事人听证会议时,主审法官对案件高度负责,明释法律,耐心细致工作,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和解。这是人民法官忠于事实、忠于法律,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司法为民典范”。
  
  看着手中的申请书,想到双方当事人从积怨在心到各自安好,王家玉感到非常欣慰,不禁向同事感慨道:“作为一名法官,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能够为群众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让撕裂的社会关系尽量得到修复
  
  多年扎根基层的工作经历让王家玉更懂得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实现法官梦之后,她也成为了一名有温度的法官。
  
  这是一起减刑案件,服刑人员雷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王家玉经过对案件的实质性审理,发现雷某尚有20000元民事赔偿未履行完毕,庭审中,雷某表示系因联系不上受害人家属,故一直未履行民事赔偿。
  
  “雷某,你是否认识到因自己的犯罪行为给受害人家属带来的伤害?”
  
  “在你联系不上受害人家属的情况下,你有没有请你的家属去主动联系受害人家属,有没有通过监狱去联系受害人家属完成民事赔偿?”
  
  法庭上,面对王家玉的连续发问,雷某低下了头。“法官,我愿意履行剩余的附带民事赔偿!”
  
  从监狱开庭回来后,王家玉立即联系了原审法院,通过原审法院取得受害人王某家属的联系方式。
  
  “是王某的家属吗?我是自贡中院的王家玉法官,关于雷某故意伤害罪一案,雷某想要把剩余的民事赔偿给你们,你们是否愿意接受?”经过多次沟通,王某家属表示愿意接受赔偿。
  
  考虑到双方家属远在外地,王家玉和同事便主动来到双方居住地法院,组织受害人家属和雷某家属达成赔偿协议,雷某家属当场代为履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20000元,并再次替雷某向受害人家属表达了歉意。
  
  从当地法院出来后,王家玉和同事说到“对于受害人家属来说,失去亲人的伤痛是一时难以抹去的,只有让罪犯真正认罪悔罪,让受害人家属真切感受到罪犯真诚的歉意,才有可能减轻受害人家属的伤痛,让被撕裂的社会关系尽量得到修复和抚慰,这才是减刑、假释制度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作为法官在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应尽到的社会责任”。
  
  赶路人,脚步永不停歇
  
  “虽任重道远,但矢志不渝。”领导和同事们眼中的王家玉永远是充满能量的,仿佛永远不知疲倦。
  
  开庭、调解、写判决、见当事人是王家玉的日常。从晨光熹微到月明星稀,从青年到中年,四季轮回,晨昏辗转,在漫长岁月里,不变的是坚守公平正义的初心和对审判事业的热爱,王家玉把每一份努力都当作平常,把每一天都当作一生的坚守。在今后的岁月里,王家玉也将继续在法治道路上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初心使命传递司法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