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苦干的禁毒人

  
2020-06-23 13:18:44
     



张晓松进行禁毒知识宣传 省公安厅供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既然选择了禁毒,就选择了坚守,我甘愿当一名埋头苦干的禁毒人。”这是绵阳市公安局禁毒缉毒支队四大队大队长张晓松常说的话,没有豪言壮语,却肩负如山的使命坚定前行。
  
  从警23年来,张晓松一直扎根基层一线,从一名社区民警成长为缉毒侦查能手,在负责绵阳市禁毒办日常工作后,又成长为禁毒社会化工作的一把好手,先后获得全国“毒品案件信息管理”先进个人、全国禁毒“优秀校外辅导员”、全省“万警进万家”亲民助民活动先进个人、全省“禁毒严打整治”先进个人等荣誉,三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张晓松从负责禁毒办日常工作那天起,就把禁毒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扛在肩上,不敢有丝毫懈怠。
  
  绵阳市位于成德绵产业带,新旧毒品交叉滥用问题突出,吸毒人员管控形势严峻。面对挑战和压力,张晓松前瞻性地开展工作,及时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近几年来,张晓松先后带队赴广东、云南、贵州等11个禁毒社会化工作先进地区学习取经,每次回来他都及时整理资料形成专题报告,先后为绵阳市委市政府、市禁毒委领导推进绵阳禁毒工作提出方案建议26件。近五年来,为有效推动各项禁毒工作落地落细落实,他多方汇报协调,最终促成绵阳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常务会和常委会专题研究禁毒工作,人大5次审议禁毒相关工作。
  
  为了使禁毒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张晓松牵头组织、论证、起草禁毒工作责任制、联席会议、禁毒通报、定点包片、考核等办法;联合综治、公安、人社、教育、卫计等多部门出台“6·27”“8·31”两个工程规范性文件13个。
  
  2015年以来,绵阳禁毒社会化工作连续4年在全省考核中名列前茅,全省禁毒社会化工作现场会两次在绵阳召开,绵阳禁毒社会化工作经验得到全国56个地市州和县(区)的学习借鉴。
  
  ●让毒品预防教育宣传深入人心>>>
  
  张晓松在工作中是大家公认的“点子王”,为了让更多的人知毒防毒,他用一个个智慧的点子,把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
  
  长期以来,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由于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严重滞后于当前毒情形势。为了打破这一瓶颈,张晓松认真研究国家、省上关于禁毒工作的政策文件,从政策中寻求突破。2017年,省发改委定点包片绵阳禁毒工作,他果断提出打造绵阳禁毒文化一条街的大胆设想,并连夜拿出建设初步方案,很快得到省、市发改委和市禁毒委领导的认可,省发改委领导在调研后当即拍板纳入项目资金支持。
  
  此后,张晓松为该项目的统筹实施倾注了大量心血。从创意设计到布局施工,再到最后交付使用,他都事无具细、亲力亲为。反复在省、市发改委、财政局、公安局等多个职能部门协调奔走,最终在城区吸毒人员相对较多的社区打造成集“声、光、电”一体的禁毒文化一条街,成为全省禁毒宣传工作的亮点工程,国家禁毒委副主任刘跃进视察后充分肯定了绵阳的禁毒工作。
  
  同时,张晓松还重点打造多个层级的宣传阵地,实现面上多点开花。利用学校、社区、强戒所、单位公共资源等推动禁毒宣传6类阵地建设。绵阳市已建成市级毒品预防教育基地2个,县级基地13个,校园禁毒教育园地、禁毒长廊、固定宣传栏1600余个;被评为国家级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1个、省级2个、市级13个。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张晓松又在如何丰富宣传模式上倾注心血,创办绵阳禁毒网、绵阳禁毒微信公众号;结合禁毒宣传特点,编写《禁毒宣传教育“六进”读本》印发到镇乡、街道、社区和各级学校;编写制作适合党政机关、大中专院校、初高中、小学和易制毒化学品企业等禁毒宣传教育课件9套发放相关单位培训学习;组织开展全市禁毒教育师资培训5次1600余人。
  
  五年来,张晓松深入党校、综治、县(区)公安(分)局、辖区大中专院校等单位开展禁毒教育专题讲座37场次,进一步扩大了绵阳毒品预防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推动社戒社康走上信息化道路>>>
  
  面对不断变化的毒情形势和国家社会禁毒的战略调整,张晓松敏锐地认识到,必须顺应形势,创新管控,让社戒社康工作走上信息化道路。
  
  因爱而专,因专而精,张晓松从没有间断对工作的创新思考,他提炼出“摸、建、管、帮、跟”五步工作法,扎实做好吸毒人员的管控、戒治、康复工作,让吸毒人员摆脱毒品、回归社会。
  
  为破解吸毒人员管控难,2014年,张晓松提出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引入“互联网+”的理念,组织绵阳市安州区利用互联网开发“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服务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解决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因流动频繁而导致报到率低、执行差、管控难等问题。
  
  2016年5月,全省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现场会在安州区成功召开,国家禁毒办领导莅临会议,对安州“互联网+”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会后,全国56个地市州、县、区纷纷前来考察学习,安州经验从此走出四川推向全国。
  
  安州模式只是科技推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一个开端,张晓松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又着手思考利用大数据平台将管控对象拓展至所有吸毒人员,逐步实现人员信息、动态轨迹、管控措施、戒治干预、帮扶服务、绩效考核“六个精准”。2018年,他提出并主导研究实施升级吸毒人员数字化管控服务系统“阳光绵州”,对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录入,全面提升了实时掌握管控吸毒人员的信息化水平。该系统在江油市试运行,江油吸毒人员和社区戒毒康复率得到大幅提高,得到省禁毒办的充分肯定,为省级626系统的研发提供了有效支撑。
  
  张晓松还积极推进社区戒毒康复“8· 31”工程,目前,绵阳全市已建成县级社区戒毒康复中心13个、乡镇工作站(点)187个;被评为国家级社区戒毒康复示范单位1个、省级2个、省级示范点5个。
  
  ●用爱心与担当书写为民情怀 >>>

  
  “禁毒事业是需要大爱的良心工程。”张晓松常对同事们这样说。
  
  五年来,张晓松努力做好禁毒管理者和关爱者的双重角色,他的足迹踏遍绵阳市每一个乡镇,对每个重点整治区域、每个重点帮扶对象他都了然于心;对吸毒人员和他们的家庭,他总是古道热肠,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
  
  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慰问、面对面谈心等方式,张晓松为吸毒人员送去党和政府的关爱,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教育引导37人成功戒毒走向新生,其中3人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他还结合吸毒人员的特点和家庭实际扶贫支农、出主意想办法,帮助25名吸毒人员家庭脱贫脱困。
  
  为调动和发挥一切社会力量参与到禁毒事业中来,张晓松在全省率先筹建成立绵阳市禁毒协会,组建初期就吸引了10个常务理事单位、13个理事单位、64个会员单位和1357名个人会员,并开展禁毒主题书法、绘画、诗歌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36场次,培育禁毒师资力量1600余人,开办大型公益讲座17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这是张晓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缉毒侦查工作中,他摸排研判出毒品案件线索,成功破获公安部督办案件3件,参与侦办在全国具有影响的“09·1·1”等公安部督办毒品案9件,省公安厅督办毒品案件13件;在禁毒基础建设、吸毒人员管控等工作中,张晓松始终坚持原则,坚决抵制各种关系说情,坚持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