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跨越1200公里的“云团圆”

  
2020-02-08 17:55:06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夏菲妮 杨棕贤

表弟在武汉的红十字会医院支援,父亲在村上排查、宣传防疫知识,妹妹在卫生院参加防疫排查和监测,而自己在疫情期间也坚守在普法岗位上……对雅安中院宣教处的杨宇恒而言,她有一个“硬核”的战疫家庭。2月7日,杨宇恒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道,她和家人对今年的春节有过许多憧憬,但当疫情来临时,大家都默契地选择了分别,坚定守好各自阵地。

武汉市和雅安市相距1200多公里,为及时了解战疫情况又不让家庭其他成员担心,4个人商量着组建了1个微信群分享讯息。在这个“还没来得及团圆就已经分别”的春节,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实现了“云团圆”。

“如果我没回来,帮我照顾爸妈!”

1月24日的除夕晚上,杨宇恒接到表弟彭云耀的来电,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工作的他加入了我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赴武汉支援。“二姨同意你去吗?”“姐,我宣过誓的,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使命。”……“那你从多功上高速,我马上出发来送你。”

为了不让亲人难过,等家人入睡后,彭云耀带着简单的行李,悄悄走出家门。

25日凌晨2时,寒风凛冽,小雨轻飘,在雅康高速路口,看着夜色中逐渐变小的背影,杨宇恒大喊道,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彭云耀没有回头应答,直到车子启动时,一个脑袋伸出窗外,“如果我没回来,帮我照顾爸妈!”

杨宇恒告诉记者,那天回家路上,她脑海里不断闪现和弟弟相处的画面,眼前的道路像是被雨水打湿了,变得模糊又变了形。

从1月27日到2月7日,彭云耀在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工作,主要负责医院发热病人的护理工作,期间参与了医疗队接管和重建该院重症病房工作。据悉,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是武汉市第一批疑似、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也是我省两批援助湖北医疗队288名队员集结地。

长时间的护理工作在这个年轻人的身上留下了印记。每次走出病房,小心翼翼脱下防护服后,彭云耀的贴身衣物都全部湿透,镜子里的他也满脸勒痕,耳后出现了淤青。

“朋友圈有很多亲人朋友知道他前往武汉都为他骄傲,可对我来说,只希望,他平安归来。”杨宇恒说道。

“共产党员,不说累!”

“我是党员!”疫情当前,许多党员挺身而出,而杨宇恒的父亲杨永平亦是如此。

杨宇恒告诉记者,他父亲平时就爱把“我是党员!”挂在嘴边,换做过去,她会觉得父亲是在唱高调,还要口头批评一下,但是这次的疫情,让她彻底改变这一看法。

杨宇恒的父亲快到退休年龄了,却最担心“闲着没事做”。今年,他主动向单位申请“包村”,如今遇上疫情,他就在村上挨着排查、宣传防疫知识,和村干部一起商量村里的防疫工作,参加镇里的例会,扩音器和花名册是他的随身宝贝。

这样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不是人人都愿意干的,为什么一名快到花甲的老人却干得起劲?家里人经常问父亲,“你不累吗?”老人总是坚定地回答道,“共产党员,不说累!”

团圆饭以后再吃也不迟。”

“刚刚跟市卫健委联系讲了一下思路,他们同意两家一起做一个专门的普法系列宣传,我们需要调整一下分工……”杨宇恒向记者回忆道,疫情蔓延后她所在的雅安中院召开视频会议,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党组要求她们成立了宣传小分队,分组负责媒体平台每日更新。采写、编辑、发稿……疫情期间,杨宇恒和同事们一刻都停不下来。

26日,杨宇恒正在忙碌中,又收到在当地卫生院工作的妹妹发来的微信——“院里今天出了详细方案,成立工作组,除了日常的诊疗工作外,还要轮流到路口、街道开展防疫排查和监测,我也是其中一员,春节这几天不能回家了……”

眼看着原本定好的春节计划,一个个都落空了,杨宇恒的母亲有些抱怨地说道,一家人还没有来得及团圆就已经分别。作为“老党员”的杨永平在旁安慰道,没关系,非常时期各自守好阵地,团圆饭以后再吃也不迟。

加油,在一线的亲人们!

2月6日,完成当天的工作后,杨宇恒有些焦虑,在武汉一线支援的表弟已经两天没有报平安,父母居住的小区已经实施封闭性管理,听说出现了确诊病例……

杨宇恒不太放心,在微信群里发起了语音通话,不料没人应答。杨宇恒收拾好物品,刚走出办公室,妹妹便在微信群发起了位置共享,1分钟后,表弟彭云耀的头像也出现在屏幕上。“准备去上夜班,平安。加油,在一线的亲人们!”位置共享结束后,表弟在微信群里鼓励道。

杨宇恒告诉记者,为了及时了解一线家庭成员的消息又不让其他家人担心,他们建了一个四个人的群。而在这个“还没来得及团圆就已经分别”的春节,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实现了“云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