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夕又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202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强调,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
崇州市的天府粮仓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成都市唯一以粮油产业为主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化法治驱动、优化法治供给……崇州市司法局已逐步形成法律服务保障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建设实践样本。
金秋十月的崇州,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给田野披上了金色的外衣。微风过处,金色的稻浪上下起伏,清新的稻香扑鼻而来,园内处处皆风景,一派田园风光令人沉醉。
崇州市司法局强担当、作贡献,立足司法行政职能职责,推动法律服务资源向“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倾斜,为“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建设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强法治保障。
关键词:统筹部署
●完善从上到下整体体系建设
崇州市司法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实施,在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即《法治崇州建设规划(2021—2025年)》《崇州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崇州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专题规划,将“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作为基础工作、重点工程、民生实事,纳入全面依法治市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同时,崇州市作为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搭建了“立法民意直通车”,打造街子法庭和隆兴镇梁景村两个立法意见收集点,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农业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的立法调研,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办法”等立法建议,推动基层声音“直通”上级。
●围绕重点问题提供法治支撑
2010年以来,崇州市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围绕引领小农户步入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形成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三位一体”的“农业共营制”,有效破解了“谁来经营、谁来种地、谁来服务”的难题。“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被写入中央2017年1号文件;“农业共营制”2017年入选中央改革办《改革案例选编》,2018年入选《四川改革四十年案例》,被写入四川省委2022年1号文件。2024年8月,“探索农业职业经理人改革 助力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被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一带一路”城市媒体协作分论坛推介为2023年度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案例。
“针对崇州市探索农业职业经理人改革,崇州市司法局围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合规入市、农业共营、农村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构建等重点问题开展前瞻性法治研究,推动制度创新、监管创新、服务创新,为改革提供坚实法治支撑。”崇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关键词:守护初心
●搭建乡村法律服务平台
“今天,余律师要来坐班,你正好可以下午过来问他你家的房租出租合同问题。”白头镇五星村书记对村民说。据悉,五星村法律顾问余翔每个月都会定时来到村上,为村民们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村民们也会在这天积极地来到现场,咨询相关法律问题。
近年来,崇州市司法局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优覆盖工作,统筹调配38名律师、8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根据“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辖区村(社区)人口数量、产业分布结构特点、法律服务需求等基本情况,精准匹配法律顾问,覆盖172个村(社区),积极引导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参与乡村法律顾问服务,为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提供高质量法治人才支撑。
推动服务资源向乡村倾斜,提档升级以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龙头、15个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中坚、17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为支点的三级实体服务平台网络,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12348”热线、网络“三平台”融合,优化“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实现“一个门”进来、“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2023年以来,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1491人次,村(社区)法律顾问共受理法律咨询1755人次,为村(社区)开展法律审核69件,出具法律意见12件。
●纠纷排查化解靠前服务
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人才队伍是根本。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崇州市聘任有工作经验、熟悉乡土人情、热心公益的人员担任人民调解员。全市目前共有人民调解员839名,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78名,打造了以化解村民矛盾纠纷为主的“龚强调解室”“大树调解室”等调解品牌。2023年以来,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134件,成功率99.08%,非诉解纷效能在乡村持续释放。
同时,崇州市司法局加大对全市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统筹,整合资源,精选出10余名全国、全省“人民调解能手”和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的律师事务所主任,组成“尖刀连”,主攻重点案(事)件调处攻坚,围绕“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主动介入、积极作为、靠前调解。今年1月,“尖刀连”牵头联动调处的一起崇州市道明镇协和社区四个居民小组与李某洪土地经营权出租合同纠纷案入选最高法依法保护农用地典型案例。
●开通维权绿色专项通道
“我们的要求是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崇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开展“为乡村群众办实事”系列专项行动,将涉及农村“一老一小”、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切身利益的事项纳入重点保障范围;开通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启动农民工包干式办案责任制,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2023年以来,全市共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208件、工伤赔付和经济补偿金等维权案件37件,追索劳动报酬金额453.62万元;办理农村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等重点人群的赡养、扶养、抚养、离婚等婚姻家庭类案件49件。
关键词:长效长治
●加强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
崇州市探索“‘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政府法律顾问”机制,选优做强法律服务专业团队,累计为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法治体检8次、提供法律意见194条,确保强农、惠农、富农措施依法依规、落地落实。同时,办理高标准农田农业碳汇开发项目合同、协议等合法性审查47件,常态化开展涉农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清理工作。
●推动“一支队伍管执法”
崇州市打造“管理在网格、执法在中队、指挥在中心”的镇(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运行体系,坚持按需、精准向镇(街道)下放第二批行政权力事项。梳理镇(街道)“三张清单”和包括涉农领域在内的526项职责任务标准化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图”,纳入智慧蓉城崇州市运行平台职能职责数据库,实现按“一张清单”履职、办事、问责,进一步规范涉农行政执法程序和行为,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营造公平正义的农业行政执法环境。●全面深化普法依法治理
2022年以来,崇州市大力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白头镇大雨村被评为四川省首批“法律明白人”实践工作站。崇州市司法局联合六部门出台方案,将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农村致富带头人、网格员、村民代表、农民工等7类群体作为重点,依托成都工匠学院崇州乡村振兴分院,开展“法律明白人”现场观摩教学、法治实践培训,示范展示“法律明白人”履行工作职责、参与基层治理等相关职能,培育法律素养和法治精神兼具的中坚力量,全面增强法治社会建设底蕴。目前,崇州市已选拔、考核、培养1720名“法律明白人”,每个村(社区)达到10名。
同时,崇州市将普法阵地建设与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提档升级172个村(社区)法律之家。2022年,隆兴镇梁景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023年,道明镇红旗村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建设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凸显,农村基层基础不断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