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以“育人”为抓手着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实效 为绿色经济发展点亮法治明灯

  
2024-10-23 14:26:20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10月16日,蒲江县关工委、老年协会在成佳镇圣茶社区召开了一场“五老调解”工作培训会,成佳镇“五老调解队”队长徐泽荣分享了“以理服人、以法治人、以情动人、以德化人”等一系列调解工作经验和心得。这样的培训交流在蒲江县经常上演,也是蒲江县以培育“法治人”为抓手提升法律服务实效的一个缩影。
  
  蒲江县位于成都市西南近郊,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节点。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和产业基础,蒲江县集中连片发展晚熟柑橘45万亩、茶叶10万亩、猕猴桃10万亩……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蒲江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法治护航作为发展的必要条件,该县培育了一大批人民群众用得上、信得过、离不开的“法治人物”,为经济发展点亮法治明灯。
  
  规范法律顾问制度
  
  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村上这个项目合同,有些约定事项细节上还不明确,条款表述不清,容易引起纠纷,现在把修改意见列出来……”前不久,蒲江县甘溪镇某驻村法律顾问在审核村上一个果园项目时,结合法律专业提出建议,帮助村民规避了法律风险。像这样的工作情形还有很多。
  
  近年来,蒲江县充分提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质效,让基层法律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在日常有效提升基层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的同时,着力把好项目合同的规范化、法治化,帮助村(社区)集体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为进一步规范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发挥其工作实效,蒲江县建立了法律顾问工作台账,推行需求导向服务模式,要求法律顾问通过每月“定点”值守、日常预约法律服务和复杂疑难法律问题多方“会诊”等不同方式提供精准化法律服务,做到“一村(社区)一本台账、一事一记、一次一记”。据统计,今年以来,法律顾问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31件,参与调解民间纠纷、开展法治讲座70余次,累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984人次。
  
  在服务保障方面,蒲江县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法律之家)建设的实施意见》,选定93名村(社区)“两委”成员担任法治副主任,形成村(社区)法治副主任为本、法律顾问为基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
  
  当前,蒲江县还建立了座谈交流制度,定期组织全县1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8个镇(街道)政法委员、部分村(社区)干部和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针对法律顾问工作发展不平衡、联系不紧密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指导镇(街道)落实主体责任,督促辖区强化法律顾问工作考核,聚焦村(社区)法治需求,通过制作果园承包合同范本、发布普法短视频等方式灵活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据统计,今年以来,蒲江县已召开工作推进会4次,指导法律顾问参与“乡音说法”普法视频录制6期,围绕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方面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40余份,在预防法律风险、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提能“法律明白人”
  
  打造乡村振兴法治主力军

  
  “这种处理方式我们都能接受,感谢你们!”前不久,蒲江县鹤山街道发生的一起买卖纠纷在“法律明白人”的调解下化为无形,这是该县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作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方面,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现实的法治需求。
  
  如果说法律顾问有专业优势,那么“法律明白人”就有乡土优势,“群众有事摸不着门,就找‘法律明白人’”“普法宣传,‘法律明白人’来起头”……近年来,蒲江县司法局将育实“法律明白人”作为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主力军的重要抓手,全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新格局。
  
  从2022年起,蒲江县便启动了为期3年的“法律明白人”培养行动计划,实施梯次培育,逐步密集覆盖。2022年培养“法律明白人”930名,达到每个村(社区)至少10名;2023年达到963名,覆盖全县村(居)民小组;到了今年,共计1756名,已达到了每个微网格至少1名的覆盖密度,“法律明白人”与“微网实格”实现了深度融合。
  
  另外,重点培育总网格、一般网格、微网格和专属网格“3+1”网格长为“法律明白人”骨干,建立“1名‘法律明白人’+10户村(居)民”联户制度,86个联户被认定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同时,进一步促进资源整合,深化“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结合政法力量下沉,由1名法官、1名检察官、1名民警、1名律师合力帮带N名“法律明白人”,并制定贯彻落实“十条措施”,签订帮扶协议。
  
  3年来,全县“法律明白人”开展各类法治服务5万余次,惠及80%以上市民群众。在法治护企中,选拔优秀“法律明白人”担任村企“法治指导员”,在村(居)法律顾问指导帮助下,为辖区村企提供法制审核、法律咨询等300余次;聚焦茶叶、柑橘、猕猴桃三大地标产品,参与特色农业产业智囊团,帮助防范法律风险,助力种植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