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助残,来看四川律师的这些实招

  
2024-05-22 09:45:53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
  
  近日,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卢林一行赴四川省律师协会调研四川律师服务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省律协副会长陈泽刚,省律协残专委主任颜莉、副主任白朝城等介绍了20年来四川律师在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建章立制,构建系统化公益助残体系
  
  四川省律师协会于2004年7月成立残疾人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残专委),明确残专委工作职责与服务方向,确定了以“致力于残疾人权益保障,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为宗旨和目标,该委现有委员34名,特邀委员50名,同时,与四川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组建了200人的四川省首批公益助残律师团,为残疾人群体法律维权提供了坚实的专业保障。
  
  四川省律师协会通过残专委与全省各市、州委员及公益律师团共同构建形成成建制的组织体系,建立了以省律协提供专业指导、省市联动以及深入市(区、县)的完整且系统化的服务体系。这一体系确保了四川律师助残公益法律服务的高效性、专业性和覆盖面,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更为优质、全面的公益法律服务。
  
  20年来,四川省律师协会积极组织并引导全省律师投身公益助残事业,充分发挥律师队伍的优势,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并协助各级残联做好残疾人法律服务。为确保队伍建设的完善,多次开展“提升律师专业能力,做好做优助残法律事务”业务培训会、“民事审判工伤保险待遇纠纷审理的难点问题”研讨会,不断夯实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在过去的20年里,四川省律师协会与社区街道、各级残联、社会福利机构等合作,通过参与“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助残志愿活动,以法律宣讲、慰问走访、物资捐赠、调研结对等形式,关爱并帮助残疾人群体。2023年,成都市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向省律协残专委颁发了“爱心单位”称号。
  
  夯实基础,不断提升律师专业服务能力
  
  四川省律师协会在助残事业中,不仅通过参与立法和提出立法建议,为残疾人权益保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还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案例分析,不断推动着助残工作的专业化。这一系列举措既展现了从立法到实务、从理论到实践、从个案到制度的公益助残专业性,也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在立法建设层面,四川律协积极组织律师参与有关残疾人立法工作,在我国残疾人保障法的修订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起草过程中提供专业意见。省律协副会长陈泽刚在担任省人大代表期间提交有关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权益保障的代表建议多达20余项。2022年《四川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发布之后,残专委迅速展开分析解读,并多次组织宣讲活动,以便残疾人全面掌握《四川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各项内容。同年12月,残专委委员参加达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就规范建设和完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以及加快残疾证跨省通办等方面提出建议。2023年,针对《雅安市城市公共停车位管理若干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残专委结合了解的残疾人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积极争取为残疾人环境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为了解我省执业律师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的现状,残专委以网络问卷方式,开展了我省残疾人法律事务执业律师业务开展、执业现状问卷调查,获取改进建议50余条,涉及为残疾人提供群体法律知识普及服务、加大对残疾人群体的政策支持、为残疾人诉讼、仲裁设置“绿色通道”、多渠道健全残疾人法律服务途径等方面,为残疾人提供更为实用、便利、高效的法律服务,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根据调查报告和委员案件反馈,制定《律师指导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法律流程》《代理工伤保险认定纠纷案指引》,指导律师在接受残疾人咨询时更好地为残疾人解答关于法律援助、司法救助方面的问题,完善残疾人法律服务,帮助当事人、律师快捷、高效地办理案件。
  
  在理论研究方面,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和实务律师,围绕残疾人权益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教育、康复、劳动就业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助残事业的理论内涵,也为政策制定和法律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在实务案例方面,通过案例征询,围绕最高人民法院的典型案例以及全年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每年编纂并发布残疾人法律服务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其中的法律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供律师和残疾人士参考。此举不仅展示了律师在助残工作中的专业素养与实际成效,还为其他律师及相关部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借鉴,对残疾人法律法规的完善以及残疾人保障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普及残疾人法律法规,积极构建并维护四川残疾人律师微信交流平台、省肢体残疾人协会法律维权委员会微信交流平台及四川省肢残人协会工作群等线上渠道,共计分享法律热点及残疾人法律知识文章26篇。加强律师之间、律师与残联之间,以及律师与残疾人群体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从而切实提升残疾人法律服务的质量。
  
  满怀激情,多元化助残传递温暖与爱
  
  省律协残专委成立20年来,积极引导全省律师加大对残疾人特殊群体的关怀,彰显了四川律师群体关爱残疾人群、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公益情怀,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关爱残疾律师。从2022年起,省律协对全省执业律师中残疾人免除会费,在继续教育、业务培训、技能提升等方面,给予充分关注,王正贤、白朝城等优秀残疾人律师被任命中省律协残专委副主任。
  
  关爱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省律协残专委与各地区残联形成紧密联系,为各地区残疾人联合会及相关儿童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等开展法律培训活动,帮助残疾人服务工作者、残疾人员等解读法律法规,广泛宣传残疾人法律保护知识,提高残疾人法律意识,让更多残疾人得到帮助。2022年11月,残专委为成都市青羊区残疾人联合会及相关儿童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阳光家园教师及工作者开展“教育康复机构学法律”专题法律培训,使教育康复机构教师及工作者能够快速了解、掌握与其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优化机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助推教学质量的提高。2023年全国助残日,省律协残专委与省律协公益委法律服务委员会、省残联赴汶川县映秀镇开展助残调研慰问活动,关爱藏族同胞,进行走访慰问、普法宣传,与汶川县残疾人联合会进行交流沟通,解答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的疑难愁惑,推进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服务建设。
  
  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同样拥有享受生活、追求幸福的权利。然而,他们在生活、工作中面临着诸多困难,需要社会的关爱与支持。为了给残疾人群提供更多的帮助,省律协残专委与四川省残联共同倡议筹办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专门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帮助,以公益服务的形式为残疾人提供捐赠,共同帮助到更多残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