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检察院在一起未成年人涉嫌帮信罪案件中综合履职——“不起诉+督促监护令+检察建议”实现精准治理

  
2024-03-22 10:41:37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龙年元宵节一过,收拾好行囊,20岁的李玉齐(化名)即将迎来大二下学期的生活,临行前,父母再三嘱咐,在校期间要好好学习、与人为善……李玉齐憧憬着未来,明确了自己的奋斗方向。然而,就在3年前,一段帮助他人转移网络赌博资金420余万元的疯狂经历,差点让当时不满18岁的李玉齐人生错位。
  
  蒲江县检察院在办理这起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中,根据办案实际,对李玉齐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监护状况、学习情况等开展社会调查,并综合在案证据,审查认定其具有适应工作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应当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上游犯罪,由于其受引诱参与犯罪,参与时间短、违法所得数额不高、社会危害较小且自愿认罪认罚,听取公安机关意见后,依法适用了附条件不起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起诉决定书作出之后,蒲江县检察院及时向李玉齐的监护人发出督促监护令,从亲子沟通到行为引导等7个方面督促其履行好监护义务。对于未成年人银行账户管理存在漏洞、有异常交易风险的问题,检察机关又向金融监管机构、商业银行制发检察建议,进一步强化了账户源头管理,实质性推动了诉源治理。
  
  在蒲江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光奇看来,这起未成年人涉嫌帮信罪案办理的背后,不仅是基层检察机关综合履职的一次全方位展现,也是检察机关把责任、情怀、担当贯穿于未成年人保护全过程的一次生动实践。
  
  全案审查并开展会商
  
  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2019年,不满16岁的未成年人李玉齐为支取生活费,在当地某商业银行办理了一张借记卡并同步开通手机银行,单日转账限额为50万元。2021年5月,李玉齐在校期间,受到他人提出的“轻松挣钱”“挣快钱”“挣大钱”引诱,同意使用自己的银行卡帮助其转移网络赌博资金。之后,李玉齐连续帮助他人操作多笔转账。经审查,李玉齐前后帮助他人转账12天,转账金额总计420余万元,从中获利3000元。
  
  在帮助他人转账期间,李玉齐对自己的行为愈发感觉“不踏实”,逐步意识到这可能是犯罪,左思右想后,决定不再参与。没过多久,煽动李玉齐参与转账的两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并最终因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分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1年6个月。2021年10月,李玉齐经公安民警电话通知到案。
  
  从主观上看,李玉齐并没有那么坏,又是未成年人,那他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呢?
  
  蒲江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曾雪刚表示:“我们对小李(李玉齐)涉嫌帮信罪的行为进行了全案审查,经过仔细研判、审查,认为小李系初犯、偶犯、未成年人、在校学生,综合考虑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社会危害程度、主观恶性、认罪悔罪表现等情节,符合附条件不起诉条件。”
  
  检察机关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与公安机关开展会商后一致认为,李玉齐符合附条件不起诉条件。2022年8月,蒲江县检察院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开展针对性帮教
  
  引导推动精准化治理

  
  蒲江县检察院通过社会调查发现,李玉齐虽然犯罪情节轻微,但存在盲目享受性消费、法律意识淡薄、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教育支持不足等问题,存在再犯罪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检察机关联合妇联、司法社工等社会力量,为李玉齐制定了个性化帮教方案,尤其针对非理性消费问题,加强了犯罪后果教育,组织其参加公益劳动及线上线下预防网络犯罪宣传教育活动,促使其主动学习法律知识。
  
  蒲江县检察院在社会调查中还发现,李玉齐此次违法犯罪与其监护人缺乏必要的教育监管有关,其监护人对家庭教育、亲职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亲子陪伴、亲子互动不够……对此,蒲江县检察院依法对李玉齐的监护人发出了《督促监护令》,从增加亲子沟通和共处的时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消费观,督促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等7个方面,督促其应当履行好监护职责。
  
  2023年2月,考验期届满,检察机关正式作出不起诉决定。最终,李玉齐重返校园,继续完成他的大数据专业学习。
  
  曾雪刚表示,在办理该案的过程中,蒲江县检察院果断对拉拢、利诱未成年人参与转账的15名成年犯罪嫌疑人予以追诉,依法从重提出量刑建议,以避免更多未成年人因受其引诱而实施犯罪。同时,针对辖区内未成年在校学生被利诱实施信息网络犯罪日渐增多的问题,依托“亮晶晶·昱辰工作室”办案团队,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工作,通过观摩庭审、个案讲解、模拟法庭等形式,突出“不当工具人”等主题,实现了辖区内中小学校法治教育全覆盖;与教育部门共同开设“亮晶晶·线上云课堂”,通过短视频平台推送常见网络犯罪相关的法律知识;督促金融监管机构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600余份,覆盖千余人次,营造了未成年人保护良好社会氛围。
  
  举一反三查找根源
  
  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整改

  
  在审查案件过程中,蒲江县检察院发现犯罪嫌疑人提供的银行卡,卡主多系15岁至16岁的未成年人在无法定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完成办理的,李玉齐就是其中之一。同时,通过进一步梳理2022年以来当地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发现未成年人犯罪中,帮信罪案件已占案件总数的50%,未成年人涉案银行卡占全部银行卡的60%。可以说,类似案件的发生与金融机构监管存在漏洞有着直接联系。
  
  对此,蒲江县检察院及时向金融监管机构、商业银行制发检察建议,促进当地金融机构监管机构对辖区内7家商业银行、46个网点、120余个未成年人账户全面清理,对发现的90余个问题逐一整改,并进一步加强管理措施。
  
  检察建议明确,要落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监护人陪同开户制度;要重新评估账户风险,按其正常学习、生活需求设定转账限额;要建立异常交易风险预警机制,发生大额、短时高频或跨地区交易时,即时提醒监护人。
  
  检察建议发出后,蒲江县检察院很快就收到了金融监管机构的积极回应,金融监管机构及时履行了整改工作。目前,当地未成年人银行账户管控率达100%,利用未成年人银行卡实施的网络犯罪案件实现“零发生”。
  
  “未成年人银行账户监管漏洞,针对性综合履职,开展实地调研听取未成年人真实意愿,督促金融监管机构及商业银行完善制度机制……”李光奇在谈到办理此案的典型意义时说,“高质量检察工作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李光奇表示,通过此案的办理,当地推动形成了办卡审核和风险评估相结合、分类管理和警示预警相结合的未成年人银行卡管理保护模式,在保证未成年人正常用卡需求的情况下,为未成年人筑起预防网络犯罪“防护墙”,实现了对未成年人电信网络犯罪的溯源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