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波 张兰英 先颖 刘虹麟 任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攀枝花的重要使命,也是检察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关键契机。攀枝花市检察机关主动融入市委“两试引领、五市并进、共富共美”工作体系,统筹发挥“四大检察”法律监督职能,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案双治”护平安促稳定、“益加益富”护公益促共富、“检担民了”护民生促和谐的“三护三促”检助共富工作体系,以法治思维破解发展难题、以检察智慧厚植共富根基、以检察善为推动社会治理,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筑牢法治屏障、注入强劲检察动能,在护航共富共美的时代画卷上书写检察新篇章。
从个案办理到社会治理,从企业车间到田间地头,攀枝花“检察蓝”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护航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司法第一线,既坚守法律底线,又传递司法温度,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护航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一案双治”护平安促稳定,擦亮善治底色
攀枝花市检察机关立足全市轻微犯罪占比超90%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际,创新构建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核心引领,“治罪”与“治理”两翼共治,制度、实务、品牌三化协同,多创联动为主要内容的“一案双治”“123N”工作法,着力以提升轻微犯罪案件办理质效为抓手,深度参与社会治理,让每起案件都成为筑牢平安之基、凝聚治理共识的契机。
高质效“治罪”,让公平正义既快又实
“过去办危险驾驶案,嫌疑人从认罪到开庭至少要跑一个月,现在10天内就能走完所有流程。”盐边县轻微刑事速裁案件“一站式”办案中心里,检察官指着刚办结的卷宗说。这样的效率提升,源于对轻微犯罪繁简分流机制的革新。
针对轻微犯罪占比高的实际,攀枝花市检察院出台《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指导意见》,组建简案快办团队,探索轻微犯罪梯次治理模式,区分情节轻重,妥善追究责任,实现危险驾驶、盗窃等轻微案件“移诉、起诉、开庭”全流程快速办理。数据印证着成效:简易、速裁程序适用率达84.79%,平均办案时长缩短10天至15天。2024年以来,11件案件入选最高检、省检察院典型案(事)例。
效率提升的同时,办案质量不能降。攀枝花市检察院出台的《实质化审查的工作指引》从证据审查到诉讼监督均作出细化规定,确保“简案快办”提速不降质。此外,对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法移送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罚,避免其滑向犯罪深渊。攀枝花市东区检察院办理一起假冒注册商标案时,发现9名被不起诉人涉及跨区域行政处罚难题,随即与成都市新都区检察院会签《跨区域行刑反向衔接协作机制》,最终促成依法处罚,推动相关法律适用标准全省统一。
这一创新正是落实行刑反向衔接机制的缩影。攀枝花市检察院推动市委依法治市办出台《行刑双向衔接工作意见》,构建起“行政检察主导、部门协同”的办案模式,累计制发检察意见360份,推动行政机关处罚273件,2件案件入选全省典型案例,“不刑不罚”的漏洞被依法修补。
深层次“治理”,从个案办理到系统治理
“感谢检察官帮我们堵住漏洞!”某企业负责人在公开听证会上接过检察建议书时,言语里满是真诚。攀枝花市西区检察院办理一起盗窃案时,发现该企业因安防薄弱成被盗目标,随即提出增设监控、加强巡逻等整改建议。这样的场景,是攀枝花市检察机关从“治罪”迈向“治理”的生动注脚。
攀枝花市检察院出台《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实施办法》,将每起案件都当作参与社会治理的“窗口”。针对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民生痛点,精准制发37份检察建议,采纳率和整改率均达100%。攀枝花市仁和区检察院建立“老年人权益维护观察点”,联合民政部门督促整改养老机构隐患5处,经验做法入选最高检典型事例。
在米易县某小学,小海(化名)因暴力和偷抢行为被检察机关关注,其父常年在外务工疏于对他的管教。检察院联合民政局、关工委,对小海开展心理疏导,并对其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小海的老师说:“小海现在有很大转变,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小海的转变,印证着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成效。
攀枝花市检察机关构建“检察+民政”协作机制,对29名有严重不良行为或轻微犯罪的未成年人开展法治教育和心理矫治,制发督促监护令29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95次,通过综合干预帮助“问题少年”回归正轨。米易县检察院“一心两翼六联动”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纳入全省试点。
化解矛盾的智慧更体现在细微处。西区检察院办理一起故意伤害案时,邀请政法委、公安局及家族长辈共同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和解。这种“检察官+人民调解员+第三方力量”的多元模式,已成功化解118起纠纷。
全方位“修复”,让司法温度直抵人心
“小花(化名)正常上学了,低保也批下来了。”说起被害人的变化,检察官很是欣慰。在办理一起侵害儿童案件时,检察官发现被害人小花家境困难,立即启动司法救助,发放1万元救助金,还协调民政、教育部门落实低保和学费减免。该案彰显的正是“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的综合效能。
攀枝花市检察院出台《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衔接办法》,突破单一司法救助壁垒,联合民政、妇联、教育、人社等部门,构建起“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的综合救助模式。自2024年1月以来,已协调落实社会救助18人次,配套发放社会救助金9.8万元。从低保办理到心理疏导,从医疗救助到就业帮扶,一张全方位的救助网正守护着困境群众。
毛某的转变同样令人动容。这个曾因轻微盗窃被不起诉的残疾人,在检察院与民政、残联的帮助下找到工作,如今成了社区里的积极分子。“现在有事他都主动来问我们。”社区工作人员的评价,道出了西区检察院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发展性帮扶”的成效,现已为37人提供就业支持,用希望阻断再犯罪链条。
“治罪”与“治理”双轮驱动,让检察机关既当好司法公正的坚强守护者,又成为社会治理的积极参与者,系统性破解了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堵点,为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营造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益加益富”护公益促共富,增添发展亮色
攀枝花市检察机关自觉扛起“公共利益代表”职责,创新探索“益加益富”护公益促共富工作体系,构建“线索研判、精准调查、支撑保障、品牌矩阵”四位一体工作法,着力破解治理资源分散、民生痛点发现滞后等难题,推动公益诉讼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治理”,助力城市功能完善、环境改善,护航攀枝花“共富共美”。
建强线索研判体系,锻造智能决策“最强大脑”
“天气渐热,小区垃圾堆积成山,熏得居民不敢开窗,周边小食店也只得关门。”接到线索后,东区检察院“益路向东”公益诉讼团队48小时内完成现场勘查、责任溯源、证据固定全流程调查。
与此同时,攀枝花市检察机关迅速整合12345热线数据、“三个身边”信息反馈、信访记录等形成“信息池”,通过交叉比对、快速分析,一周内就精准勾勒出城乡“垃圾污染风险分布热点图”。一条条零星的线索,在检察侦查思维的数据网格中,织成了一张全覆盖、无死角的人居环境治理网。
为更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公益诉讼部门构建“检察长领导、专班分配、具体执行”三级垂直管理架构,与行政机关会签3项信息共享机制,汇集数据5000余条,经“1+5”模式研判后,按三级标准化流程办理。截至目前,依托该体系立案监督18件,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16吨、建筑固废8000余吨,清理小区生活垃圾500余立方米,恢复被占耕地20余亩,让民生痛点在“数据跑路”中快速破解。
强化精准调查体系,练就精准出击“雷霆重拳”
“滞纳金这么多!”企业老板老李握着催缴通知书的手微微发颤。在公益诉讼磋商会上,检察官与自规部门工作人员耐心解释:“按新政策可申请延期缴纳,系统原因产生的滞纳金也能申请免除。”听到这番话,老李紧绷的神情才松弛下来。
另一起案件中,检察官发现某企业欠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后,没有止于就案办案,而是以“侦查思维”深挖细查,发现20余家企业存在类似问题,涉及金额600余万元。
支撑上述高效监督的,是一套以“侦查思维”为核心的调查模式:以“六大主导机制”为骨架,调查取证突出“精准性”、磋商联动体现“灵活性”、检察建议保持“刚性约束”、跟进监督展现“韧性执行”、提起诉讼坚持“严格标准”、质效评估追求“显著成效”;配套“3必4 需”工作法,即“有卷宗必阅、有现场必勘、有行为人必问”的基础要求,以及“需要时必询行政单位、必聘专家智库、必启司法鉴定、必查财产信息”的深化措施。标准化流程与定制化方案相结合,既提升了案件侦破精度,更强化了治理效能。
筑牢支撑保障体系,夯实四维赋能“坚实根基”
“这段路弯多,以前凸面镜老化,开车经过总提心吊胆,现在换新了,安全多了!”盐边县检察院检察官与“益心为公”志愿者开展乡村道路安全隐患整改“回头看”时,路过的村民由衷点赞。
390面“安全之眼”凸面镜的换新工程,背后是全链条支撑体系的协同发力:党员先锋队牵头道路安全专项巡查,青年检察干警用无人机航拍完成全域摸排,公益诉讼大数据平台分析历年事故数据锁定11处高危路段,数字检察模型智能推送类似隐患点100余处。依托“行政机关+人大代表+专家团队”协作机制,科学制定整改方案,推动交通部门开展盐边县全县标准化更换。
“党建引领定方向、人才支撑强内核、智慧办案提质效、技术保障促精准”的四维赋能体系,已成为公益诉讼高质量发展的“能量晶体”。通过完善“巡查+研判+整改+监督”闭环机制,检察监督质效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铺就了通往共富的公益诉讼检察路径。
塑造品牌矩阵体系,打造多维传播“声动检察”
晨光中的二滩国家森林公园,泥土芬芳混着露珠清凉,5名曾盗挖兰草的人员正小心翼翼地将3000余株濒危兰草苗补种回土坑。检察官老陈举着执法记录仪,镜头里,去年裸露的土坑已被幼苗覆盖,叶尖的露珠折射出晨光——这是“大笮生态卫士”团队推动的生态修复现场,也是“富益花城”公益诉讼品牌引领下,全域生态守护网的生动写照。
130公里外的社保局数据中心,哺乳期的妈妈王某看着手机屏幕激动地说:“哇!1万多元,奶粉钱回来了!”此时,检察官正通过“数据池”批量筛查社保生育津贴数据,又发现6批异常线索。从兰草盗挖案的生态修复到生育津贴的精准监管,体现的正是“益加益富”机制从“个案监督”到“类案治理”的穿透式监督内核,让“富益花城”品牌兼具民生温度与监管力度。
以“富益花城”为中枢,五个县(区)检察院因地制宜培育5个子品牌:“苏铁益守护”团队将苏铁保护写进村规民约,“仁益同行”团队专攻食药安全隐患,“大笮生态卫士”让盗挖者变身生态修复志愿者……每个品牌都以“亮名称、亮标志、亮队伍、亮成效、亮案例”为抓手,对应着实打实的治理成果。“富益花城”入选全省检察机关城乡融合试点品牌,案例库已沉淀出11类民生问题解决模板。“检助共富 守护耕基”工作站、检察公益诉讼主题公园等阵地,既是宣传窗口,更是多元共治的神经节点。
“智慧外脑+群众参与”的协同机制,让“从一棵草到一群人”的守护成为常态。正如露珠折射阳光,终将汇聚成护航“共富共美”的璀璨星河,让“护公益”与“促共富”在同频共振中,绘就攀枝花的共美图景。
“检担民了”护民生促和谐,守护幸福成色
攀枝花市检察机关立足矛盾纠纷特点,汲取新时代“枫桥经验”精髓,创新探索“以检察机关担当作为推动人民群众案结事了”的“检担民了”实践,构建“1条主线、2个方向、3大阵地、0距离服务、9+N条工作路径”的“12309”工作法,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着力打造“枫桥经验”攀枝花检察样本。
构建全覆盖服务网络,打通“最后一公里”
“感谢你们的帮助,我成功入职了!”因未成年时犯罪记录影响求职的唐先生,向“检担民了”工作室送来锦旗。两级检察机关一体化履职,次日便为他办妥无犯罪记录证明,让群众诉求快速落地。
这一高效服务的背后,是“三大阵地”作支撑,即“检担民了”工作室、基层检察服务联系点、网络小程序联动形成的“窗口+基层+网络”全覆盖便民服务模式,进一步畅通诉求渠道,让服务群众“零距离”。同步围绕“检担民了”打造“暖东”“苏心”“人和”“安宁”“笮声”品牌矩阵,五个县(区)检察院实质化入驻各级综治中心,检察干警下沉、入驻阵地400余人次,让“检担民了”成为群众信赖的法治名片,真正把检察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多元化解民生难题,筑牢权益“最后防线”
针对群众急难愁盼,攀枝花市检察机关创新“刚柔并济”化解机制,让司法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检察+工会”护薪行动暖民心。“谢谢西区检察院帮我们拿回被拖欠4年的工资!”14名农民工在“检察+工会”职工维权服务中心领到84965元工资时难掩激动。西区检察院联合工会、人社建立“诉前和解+司法确认+执行监督”模式,通过“促成和解、协议签订、职责履行、终结执行”一站式流程,全程跟踪监督,为劳动者减轻诉累。全市检察机关还为弱势群体支持起诉开辟了“绿色通道”,确保优先受理、快速审查,办理支持起诉案件216件,其中,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425万余元,支持未成年人、老年人追索抚养费赡养费等32万余元。
民事和解柔性解纷促共赢。仁和区芒果种植户张某甲、张某乙因经营不善无力偿还银行贷款,陷入生活生产困境。“检担民了·人和”团队实地走访,促成双方达成分期还款6万余元的和解协议,既解农户燃眉之急,又保障银行权益。这是2024年以来办理的96件民事检察和解案件之一,也是检察机关以柔性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的生动实践。攀枝花市检察院、仁和区检察院、米易县检察院先后被确定为全省民事检察“和解五法”工作室建设单位。
从案结到心解,推动治理“最后升级”
攀枝花市检察机关不止于解决法律问题,更聚焦破解民生难题,实现“案结”向“人和”跨越。
行政争议“双轨化解”促政通人和。盐边县检察院一场围绕50元行政罚款的听证会,既厘清姜某因电动摩托车加装增程器被处罚的法律是非,又解决了其生活困境——“检担民了·笮声”团队协调姜某孩子入学、落实就业帮扶政策,最终引导其撤回复议申请,从根源上消除违法动因。这种“法律问题厘清+民生难题破解”的“府检联动”双轨模式,有效促成了行政争议诉前实质性化解。攀枝花市检察机关紧盯民生重点领域,与行政机关会签“府检联动”文件12个,实现5个县(区)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全覆盖,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62件,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化解率达60%,让“小争议”不积怨、“大矛盾”不升级。
司法救助“数字赋能”织密保障网。“最近还好吗?”米易县检察院“检担民了·安宁”团队带着文具看望依托大数据模型筛查出的司法救助对象小芳(化名),询问她学习生活情况,这名曾受侵害的女孩已逐渐走出阴影。全市检察机关研发并依托农村困难群体司法救助监督模型,比对信息近9万条,筛查线索67条,成案9件,精准救助农村受侵害妇女儿童,用科技为共富民生保障网“加码”。
从化解50元小争议到守护上百万元权益,再到司法救助“数字赋能”织密民生保障网,“检担民了”是攀枝花市检察机关将法治力量融入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生动实践。
结语
从书写平安建设满意答卷,到守护万家灯火幸福安康,再到深耕基层土壤孕育和谐,这套体系的背后,是攀枝花市检察机关心怀“国之大者”、情系“民之关切”的主动作为,是高质效履职、敢作善为的检察智慧,更是以法治之力护航攀枝花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担当。新征程上,攀枝花市检察机关将持续完善“三护三促”检助共富工作体系,在平安建设、公益保护、为民服务等领域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让检察服务的触角更深、措施更实、效果更优,为绘就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的壮美画卷注入磅礴而持久的法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