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公安联合税务部门破获部督虚开增值税发票案

  
2024-05-16 10:15:27
     

曾可嘉 赵彬羽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俞阳
  
  一个由十余名成员组成的犯罪团伙成立会计公司,利用为200余家企业代账的便利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随后又在代账中介平台为全国多省市数十家企业间买卖增值税专用发票赚取差价。同时,在国家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后,竟还花言巧语鼓动企业骗取留抵退税。为攫取暴利,自2017年以来,该团伙疯狂作案,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票价税合计1.1亿元,为多家企业共计骗取留抵退税210余万元,涉案金额特别巨大,性质特别恶劣。也因此,该案被公安部列为部督案件,要求德阳市公安机关全力侦办。近日,记者从德阳市公安局旌阳区分局了解到,经过德阳市、旌阳区两级公安机关和德阳税务部门的不懈努力,该案已成功告破,涉案团伙成员悉数落网。
  
  会计公司代账是假
  
  虚开发票牟利是真

  
  2017年2月,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刘秋菊成立了一家会计公司,专门为企业提供代账业务。这期间,她利用代账中介平台使业务逐渐发展起来。手握200多家企业的她,发现部分企业时常有富余的发票,而有的企业恰好又缺少进项发票,她从中看到了“商机”——虚开发票进行买卖。
  
  为了能方便行事,刘秋菊便伙同会计公司的合伙人穆山及李青、周雪华,相继成立了几家劳务公司,将代账业务扩大。有了平台,他们便利用手里掌握的企业税控盘,向有富余发票的企业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再出售给缺进项发票的企业,从中赚取差价。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2022年6月,德阳税务部门在工作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德阳市旌阳区的两家劳务公司在2020年8月以来,取得大量品目为冷冻食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此外,自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这两家公司还取得了20余万元的留抵退税款。经过分析,德阳税务部门认为这两家公司购销严重不匹配、经营业务异常,存在恶意接受虚开发票、骗取留抵退税的风险。
  
  很快,德阳税务部门将这一线索移交给德阳市公安局旌阳区分局侦办。经初步调查,办案民警发现上述两家公司的生产经营地址相同,实控人均为刘秋菊,且当中的关联人员均有交集,牵涉的企业分布省内外多地,涉及金额巨大,具备以团伙形式通过虚开发票骗取留抵退税的特征。此外,办案民警还发现,刘秋菊同时也担任某会计服务公司法人代表,具备开展非法涉税中介业务的条件和可能性。
  
  团伙成员悉数落网
  
  证据面前低头认罪

  
  相关案情随即报至上级公安机关。2022年10月18日,该案被公安部列为“7·04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部督案件。德阳市公安局抽调德阳市、旌阳区两级精干警力组成“7·04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专案组,全力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专案组成立后,民警立即联合税务部门调取了涉案公司的账簿及相关资料。经过大量账目调查、资金分析比对、人员梳理等研判工作后,专案组基本摸清了以刘秋菊、穆山、李青、周雪华为核心成员的十余人犯罪团伙架构及犯罪事实。为了确保实现该案全链条打击,查清案件的全部犯罪事实,专案组决定迅速对刘秋菊及相关涉案人员实施控制。在德阳市、旌阳区两级公安机关联合开展的抓捕行动中,上述涉案人员悉数落网,民警随即对他们展开突审。
  
  专案组有备而来,将前期调查掌握到的证据全部抛给了刘秋菊等犯罪嫌疑人,得知公安机关已经掌握了该团伙如此之多的犯罪证据后,刘秋菊等人傻了眼,表示愿意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
  
  据该团伙交代,自2017年起,刘秋菊等人注册成立多家会计和劳务公司,利用为200多家企业代账的中介平台便利,获取了其所代账企业有富余发票或缺进项发票的信息,再利用其有会计从业资格的身份和掌控多家企业税控盘的便利,向有富余发票的企业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然后出售给缺进项发票的企业,从中赚取差价。其中,上下游接受虚开发票的企业涉及四川、重庆、湖北、上海、广东、西藏、广西等1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该团伙也交代了有鼓动企业向税务部门骗取留抵退税的违法犯罪行为。据统计,该团伙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票价税合计1.1亿元,为多家企业共计骗取留抵退税210余万元。
  
  据了解,经过专案组深挖,目前,税务部门已将被骗取的留抵退税款全额追回,十余家企业已被立案侦查,以犯罪嫌疑人刘秋菊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成员已全部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部分人员已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