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狼王”猎“狼群”

  
2019-05-27 14:25:10
     

  擒“狼王”猎“狼群”

  德昌警方剿灭“狼帮”涉黑团伙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凉山州德昌县有个自称“狼帮”涉黑团伙,专找酒驾司机碰瓷,进行暴力敲诈;强迫歌城签订霸王合同,垄断啤酒销售;强行收取安装费,强砸不听招呼的装修公司……2018年4月,即将跨境的“狼帮”一号头目孙某在中缅边境被警方擒获。随后,其余团伙成员陆续被抓获归案。至此,恶霸一方的“狼帮”消失在德昌县。16日,省公安厅公布了这起扫黑除恶典型案例。

  中缅边境擒“狼王”

  2018年4月17日,中缅边境一如既往的潮湿闷热,一辆汽车在边境停了下来。孙某和刘某走下车,长舒一口气:“只要跨过国境,就天高任鸟飞了”。殊不知,等待他们的却是冰冷的手铐。

  子夜,万籁俱寂。在凉山州德昌县公安局,一场博弈进行了多时。专案组成员、德昌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袁增平坐在审讯席上,对面坐的正是从中缅边境“接”回来的孙某。

  孙某是“4·17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一号头目,德昌本地人,从部队转业后进入当地一家金融机构工作。因嫌工资低,孙某在外开起了酒吧。2002年的一天,酒吧被收了“保护费”。“只有自己混好了,才能不被欺负。”被收了“保护费”的孙某在心中暗自发狠。自此,孙某通过参与赌博混迹社会,并因赌博放水两次入狱。出狱后,孙某以自己开设的茶楼、酒吧为据点,拉拢陈某某、张某某等数十名社会闲散人员入伙,并在短短几年时间“成长”起来,还把原单位送他到大学深造两年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管理”中。为便于管理和笼络人心,他还建立了名为“狼群一直走”的微信群,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并自称为“狼帮”。

  “狼帮”横行霸道

  “狼帮”的大部分违法犯罪行为都是在孙某的策划和指挥下实施。

  2016年4月至9月期间,孙某组织团伙成员与保险公司人员合谋,伪造交通事故现场,骗取保险金17万余元;又寻找喝酒后驾车司机碰瓷,以醉酒驾驶曝光等手段相要挟,作案两起,敲诈勒索19万余元。

  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孙某及其团伙以捆绑殴打为主要方式,作案两起,强行向参与赌博人员索要4万余元。

  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30日期间,孙某及其团伙强迫德昌县内品牌啤酒商最低价供货,又强迫歌城签订只能由他成立的“二级酒库”供货的霸王合同,垄断德昌县6家歌城啤酒销售,非法获利50余万元。

  2017年开始,孙某及其团伙瞅准物业管理,以安装窗户防护栏无高空作业证为由头,强行收取安装费1.45万元,强砸不听其招呼的装修公司材料数千元。

  警方智撬“狼嘴”

  孙某正式进入警方视线是涉两起“碰瓷”敲诈案件。2016年10月,王某某因酒后驾车被暴力敲诈12万元。两月后,刘某某因为酒后驾车,被暴力敲诈6.7万元。刘某某因为酒驾,不敢报警,但警方还是注意到了这两起案件的蹊跷,而各种可疑线索直指孙某及其团伙。

  此案被列为省公安厅挂牌督办的重点案件。2018年初,德昌县公安局抽调多部门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由县公安局局长徐亚明任组长,政委和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开展专案侦破工作。

  碰瓷案件的调查取证很困难,专案组民警夜以继日连轴转,马不停蹄开展调查工作。大家每晚7点到10点召开案情分析会,听取、总结各组当天工作情况,对案件事实、取证质量、办案程序及适用法律严格把关,跟踪问效,查漏补缺,安排部署第二天工作。

  孙某闻讯潜逃之时,正是专案组外围工作调查基本结束,即将对其实施抓捕的时候,他的潜逃让很多工作不得不提前展开。

  经过一番努力,孙某及其团伙成员陆续被抓获归案。到案后,孙某却不开口说话。在大量的外围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办案民警与孙某斗智斗勇,致使孙某放松了警惕,讲起了“发家史”。“零口供”取得突破,警方的诸多怀疑与推测得到了印证,德昌“狼帮”的违法犯罪行为暴露无遗。

  2018年10月15日,“4·17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移送审查起诉,全案侦查终结刑事案件16起,违法案件3起,涉黑事件10余起,共移送起诉犯罪嫌疑人21人,其中以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移送起诉10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