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知名法治品牌巡礼|“雍心”护公益 法治暖雍城

  
2025-11-14 09:20:26
     


品牌涵义

“雍心公益”

“雍心公益”这个承载着什邡公益诉讼检察人深厚情怀与使命担当的品牌,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它提炼了“用心”履行公益职能、“尽心”守护雍城美好环境、“精心”服务百姓幸福生活的“三心”内涵价值。

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展以来,什邡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雍心公益”办案团队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探索人大代表担任特约公益诉讼视察员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检察官结合优势,培育“视察员+检察官”办案模式,打造“雍心公益”品牌,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反映突出的公益损害问题,推动什邡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机制创新 激活公益保护“双引擎”

近年来,“雍心公益”办案团队以创新为笔,以担当为墨,积极探索人大代表担任特约公益诉讼视察员机制,为公益保护注入了强大动力,“检察官+视察员”犹如激活了公益保护的“双引擎”,让公平正义的光芒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为使这一创新机制规范化、制度化,什邡市人民检察院拟定《什邡市人大代表担任特约公益诉讼视察员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明确视察员选任条件、工作职责、线索提供和办案反馈、定期互动和履职通报等制度机制,选聘两届55名人大代表担任特约公益诉讼视察员。

在提升视察员提供线索精准度方面,“雍心公益”办案团队下足了功夫,先后开展了3次视察员履职培训,针对群众高度关注的空气、水、土壤、植被等环境要素受损情况进行重点培训,使视察员们具备了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判断能力,能够精准地发现问题线索。工作开展以来,“雍心公益”办案团队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73件,视察员参与办案86件,占比近四分之一。例如,视察员提供的针对农村耕地上防震锤锈蚀脱落影响生产安全线索,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件,成功督促责任主体清除耕地上延绵12000米线缆及有脱落风险的防震锤100余组,有力保护线缆下耕作安全。


在促进公益受损问题解决方面,“雍心公益”办案团队通过常态化开展代表建议和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为解决公益受损问题开辟了新的路径。代表建议、代表平时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反映的社情民意都被纳入监督范围,开通“绿色通道”,对代表通过电话、微信、书面提供的案件线索直接快速受理。同时,通过代表将办理的案件转化为两会代表建议,双向推动促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例如,根据视察员提供的线索办理的督促整治违规占用高标准农田堆放农业废弃物行政公益诉讼案获评四川省检察机关守护“天府粮仓”典型案例。

随着公益诉讼工作纵深推进,视察员对公益诉讼办案的监督作用日益彰显。“雍心公益”办案团队通过邀请视察员参与公开听证、整改效果评估等环节,对公益诉讼办案进行全方位的“把脉问诊”,促进办案公开公正。在关系到全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的人民渠水源地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中,视察员实现对办案的各环节、全流程的监督。视察员积极参与,在参加公开听证会时,提出富有实效的见解;在现场监督中,仔细查看整改情况;在客观评估、整体验收整改成效时,秉持公正客观的态度,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同时,视察员还对加强保障人民渠水利设施管护资金等提出3条长效监督意见,这些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推进了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工作。“雍心公益”办案团队总结撰写的《基层法治建设中人大监督公益诉讼的优化》一文,获得了四川省人大办公厅主题征文活动二等奖,这不仅是对什邡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的肯定,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多元守护 绘就民生幸福“同心圆”

在过去的五年多时间里,“雍心公益”办案团队积极投身于公益诉讼办案工作,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各个领域,如同明亮的火种,为守护民生幸福燃起希望之光,绘就了一个温暖而有力的民生幸福“同心圆”。

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方面,“雍心公益”办案团队牢固树立恢复性司法理念,积极践行“源头预防+犯罪打击+生态修复”的模式,对生态环境资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在他们的努力下,增殖放流投放鱼苗20余万尾,这些鱼苗欢快地游入河中,为水域生态系统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督促清理固体废物近4万吨,曾经堆积如山、散发着难闻气味的固体废物被一一清除,让土地重新焕发出清新的气息;恢复耕地、林地170余亩,曾经被破坏的耕地和林地在大家的努力下,逐渐恢复了往日的肥沃与葱郁。


不仅如此,“雍心公益”办案团队主创的数据模型“僵尸企业”污染环境风险监督模型,在第一届全省检察机关数字检察“金点子”创意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这一创新性的数据模型,犹如一双敏锐的“数字慧眼”,能够精准地识别和监测“僵尸企业”可能带来的污染环境风险,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特殊群体权益保障也是“雍心公益”办案团队关注的重点领域。他们积极行动,深入城市的大街小巷、社区的各个角落,关注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生活需求。督促行政机关设置、修缮盲道、无障碍通道等设施,让盲道不再“断头”,无障碍通道更加畅通无阻。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却为特殊群体的出行和办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让他们能够更加自由地融入社会,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尊重。在这个过程中,“雍心公益”办案团队有效整合“检察监督+社会监督”力量,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通过常态化的监督与推动,助力无障碍设施不断健全完善,为特殊群体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相关案件入选全国检察机关“为民办实事破解老大难”优秀案例,这是对“雍心公益”办案团队在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工作上的高度认可,也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行,为特殊群体带来更多的福祉。

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监管方面,“雍心公益”办案团队持续发力,守护着土地出让市场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促使行政机关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管。他们着重对出让金征收、土地闲置、非法占用土地、违法审批许可等方面进行线索摸排,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发现德阳鑫贵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存在欠缴土地出让金的情况,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地出让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国家利益。“雍心公益”办案团队迅速行动,通过不懈努力,成功督促相关部门追缴德阳鑫贵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欠缴土地出让金1亿余元,这一举措有力地维护了土地出让市场的公平与公正,保障了城市建设的有序推进。

品牌引领 书写公益诉讼“什邡答卷”

公益诉讼的广阔天地中,“雍心公益”办案团队以“雍心”品牌为引领,不断提升品牌内涵,谋求创新突破,深入开展理论调研,书写了一份精彩的公益诉讼“什邡答卷”,让法治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为守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贡献着什邡力量。


凭借“用心”履行公益职能、“尽心”守护雍城美好环境、“精心”服务百姓幸福生活的“三心”精神,“雍心公益”办案团队先后获评“四川政法先锋集体”“四川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四川省青年文明号”等众多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们过去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激励他们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成为了什邡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一面鲜明旗帜。

在理论研究领域,“雍心公益”办案团队努力打造公益诉讼应用研究“什邡品牌”,成果丰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实践总结,撰写了多篇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其中,《论数字检察视野下检察一体化机制构建》分别获得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举行的“第五届全国检察官阅读征文活动”优秀奖、省检察院“打造检察工作现代化四川样板”主题征文活动二等奖。此外,主持的课题《公益诉讼视野下工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的路径探索》《公益诉讼“可诉性”视域下专家意见证明力的重塑》获四川检察理论研究课题立项。这些课题围绕公益诉讼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也进一步提升了什邡市人民检察院在公益诉讼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在未来的征程中,“雍心公益”办案团队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用心”“尽心”“精心”的“三心”理念,不断丰富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基层实践,让“雍心公益”品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什邡的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王梦丹 文/图

编辑:夏修露   校对:何盈巧   审核:赵文